
教育,一直都是个核心话题。
“学校”一词中的“校”,最早应该可以追溯到夏朝。在夏朝,已经出现了以教为主的学校,称之为“校”。
那么,古人和今人上学,是不是有很大的不同呢?
撇开所学内容不谈,单从入学的年龄、是否有体罚、如何考试记分等,各朝代都有其特点。
先来看看入学年龄。
现在的制度是“一刀切”,当年8月31日以后出生的娃,只能在第二年报名入学。由此催生了一个现象,只不过比例相对不高,就是一些产妇会提前将孩子给“剖”出来。
而在古代呢?
入学年龄相对宽泛,基本在8到15岁之间。8岁入学堂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一直到明清,只要不过14、15岁,基本都可以入学。也因此,在学校中8岁的小娃和15岁的大娃,同背《三字经》那是相当正常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