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错了就自己过来挨打 古代教师经常体罚打骂学生

时间:2023-12-25 23:15:46 编辑:小读报刊 来源:网络整理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季课,每个季度一次,一年考4次。

还有会课,是多次考,义学是抽考。

另外是“补试”,考的不好的学生不用太担心,还有机会。

考试的“分制”,一般为“十分制”、“打勾制”和“评语制”等。而“打勾制”,不是真的打个“√”,表示优秀。一般用“○”表示很好,次一点是“△”,再次就是“×”了。

在古时,并非人人都能入学,也不是人人都能上好学校。如:国子监的小学,面向的就是官员的子弟。

那时,没有中考的说法,读完小学,直接大学。小学一般是“七年制”、“八年制”或“十年制”,最短也要三年。所以,古代不是“小升初”,而是“小升大”,小学读完直接升入太学、国子监一类的高等学府。但即使在国子监读书,也只有50%名额可以读大学。

在宋朝,宋徽宗期间颁布过一条“三舍升补法”,班级分“外舍”、“内舍”、“上舍”三等,新生当然都在“外舍”,成绩好的会进入“内舍”,考试再好的就是“上舍”。但实际上,这种快慢班更有“留级”和“升级”的味道,使得“三舍法”一度成了当时全国小学的模式。不过,该制度很快遭人抵制,这不是变相将学生强行排出了“三六九等”吗?

标题回顾:知道错了就自己过来挨打 古代教师经常体罚打骂学生
Copyright 2012-2019 www.dubaokan.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63272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免责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