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2021-2023年增速均为对2019年同期的复合增速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除了疫情潜在的“疤痕效应”之外,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更多可能还是来自金融周期下行,虽然百年变局之下,其他因素也会影响经济运行,比如供应链变局也给经济增添了不确定性。金融周期是指房价与信贷互相加强而形成的周期。一个金融周期可能达15-20年,包含多个经济周期。近几年消费对经济的拖累最为明显,部分反映了居民净资产变化的影响。我们的估算显示城镇居民的净资产受金融周期下行的影响比较多。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的研究[1],金融周期上行时期,经济复苏的时间可能较金融周期下行时期更长,经济复苏的力度也较金融周期下行时期更强。中国金融周期大致于2018年左右见顶,又恰逢世纪疫情,经济下行压力相应增加。
近期房地产政策调整对金融周期影响不大。公积金贷款的住房交易数据显示,2022年在疫情等因素影响下,非首套购置需求(包括部分改善需求)仍然增长,说明这类需求有较强的内生动力,而同期首套交易量显著下滑(图表3)。非首套购置需求的占比在住宅需求中的占比可能在10%-20%之间,因此本轮房地产政策调整有利于部分改善型需求进一步释放,但总体上不会大幅推升楼市。实际上,政策调整之后,9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金额同比跌幅仅小幅收窄至-10.1%和-13.6%(8月-12.2%和-16.4%),销售表现并未显著超过正常季节性。
图表3:不同购置需求表现差异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