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从内生探底到外生复苏

时间:2023-12-28 14:05:57 编辑:小读报刊 来源:网络整理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2024年经济复苏还有两个亮点值得关注。一是名义GDP增速可能为6.3%左右,快于实际GDP增速(5%左右),也明显高于2023年的名义GDP增速(可能为4.7%左右),对企业盈利和估值带来利好。另一个亮点是经济结构继续改善,一方面源于金融周期下半场资源错配现象因房价调整而改善,另一方面源于政策引导和我国大市场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中国规模经济效应在通讯行业和新能源等行业已经有体现,如果财政政策从逆周期往跨周期递进,规模经济优势将得以进一步发挥,给资本市场带来更多机会。

  Text

  正文

  尽管新冠疫情大幅消退,中国经济复苏仍低于预期。三季度经济复苏好于市场预期,部分源于疫情消退后首个暑期出游活动反弹。10月以来,国内航班数量环比下降至略高于2019年同期的水平,酒店入住率也连续3周低于疫情前同期月均水平,居民线下服务消费活动呈现回落态势。一个不常见的现象是,名义增长仍然低于实际增长,三季度名义GDP增速比实际GDP增速低1.4个百分点,说明需求不足的现象还比较明显,企业盈利一定程度上仍然面临压力。10月24日新华社报道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发国债一万亿元(按照特别国债管理),集中用于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弥补防灾减灾救灾短板,彰显中央稳增长决心。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疫情消退后,经济增速仍然偏弱?一万亿元国债对经济有多大影响?2024年宏观政策与经济将如何演变,对市场有何含义?

  需求不足的两个主因

  金融周期下行,内生需求偏弱

标题回顾:中国宏观:从内生探底到外生复苏
Copyright 2012-2019 www.dubaokan.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63272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免责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