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表15:国际清算银行估算的中美之间的供应链长度指数
注:如果生产者A与消费者B间有直接联系,供应链长度为1;如果A通过C与B有联系,供应链长度为2。以此类推,供应链长度为A与B间的最短距离
资料来源:Han Qiu, Hyun Song Shin and Leanne Si Ying Zhang. 2023. Mapping the realignment of global value chains. BIS working paper,中金公司研究部
数据显示,中国对东盟的全球价值链(GVC)前向出口(中国出口给东盟、东盟再出口给第三国的增加值)由2017年的422亿美元上升至2021年的934亿美元,是所有类别中增量最多的一项。而东盟对美国出口同样在2018年之后快速上升,其中上升最多的是东盟对美国GVC后向出口(东盟出口给美国中使用到的第三国的增加值),由2017年的358亿美元上升至2021年的973亿美元。
但这并不意味着“去中心化”无需担忧,因为供应链的调整是个逐步的过程,未必立即充分显现。实际上,部分高技术产品出口占我国总出口的份额已经下降了(图表16),尤其是计算机与通讯技术产品。2022年10月至2023年9月的12个月相较于2021年全年,中国出口中高新技术产品占比下降4.1ppt至25.1%,其中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产品占比下降3.5ppt至13.7%。而中国整体出口占全球份额也较高点有边际回落迹象,滚动12个月的 份额由2021年3月的16.3%下降至2023年7月的15.6%(图表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