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全球化时代的宏观经济新平衡

时间:2023-12-28 14:04:34 编辑:小读报刊 来源:网络整理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驱动力(4.6500.091.97%)是大市场和消费需求的多元化,促进消费不仅有利于稳定短期增长,也有利于推动从规模经济到创新经济的转换,激发内生增长动能。

  二、从规模经济到创新经济

  破解中国在科技领域面临的被限制问题,首先需要公共政策与社会的重视。因为创新有正外部性,创新的投入是个体的,收益由集体(社会)分享,导致市场机构研发投入总和低于社会的合意水平,所以需要政府的直接投入和政策扶持。在新形势下,科技创新在中国社会各界已经得到高度重视,包括公共政策领域。

  政策重视之外,中国的规模经济对促进创新有重要作用。对于相对成熟的技术及其发展路径,大型经济体有能力依托自身市场和产业体量进行技术追赶和渐进式创新。以日本为例,美国在1970到80年代打击日本半导体行业,日本的应对方法是构建纵向一体化的大企业集团,政府协调各个大型企业在半导体的不同环节合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中国的规模经济优势也体现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成就上。中国在全球光伏组件的市场份额是80%(图表6),在电动车的全球市场份额将近50%(图表7)。在发电环节,中国绿电的发电成本已低于传统化石能源[10]。2012年煤电占总发电量比重与当前印度的水平相当,为73.9%[11],降低到了2022年的58.7%[12]。国际上一个流行的观点是政府补贴与其它政策扶持是中国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的原因,实际上规模经济效应是更基本面的驱动因素。中国有全球最大的制造业体系,而新能源产业具有较强的制造业属性,生产规模越大,单位成本越低。

  有别于渐进式创新更多依靠供给侧发力,突破式创新不仅需要供给侧的资源支持,更需要需求侧最终消费的驱动力。中国需将人口和产业规模有效转化为最终需求(消费)规模,以维持大市场规模和体系,促进突破式创新和内生增长。这方面,我们认为中国经济一个未引起足够重视的宏观问题是跨周期需求缺口。

  图表6:中国光伏组件产能占全球八成(2022)

标题回顾:逆全球化时代的宏观经济新平衡
Copyright 2012-2019 www.dubaokan.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63272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免责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