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动图中可以看出,1992年以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化进程相当迅猛,紫色的灯光分布面积图由点状快速向线状扩散成面。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大湾区灯光分布面积有所缩减,于2013年迎头赶上。到了2015年,大湾区城市发展已由点状转为面状,形成了城市群连片发展效应。
城镇化进程:
“超大城市群”是这样“长大”的
图片中飞速扩张的紫红色块足以告诉你,40年间,粤港澳大湾区的“超大城市群”是如何长大的。1975年至2015年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粤港澳大湾区九市二区的城镇化面积正逐步扩大。其中,东莞的城市面积在40年间足足增加约475倍,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城镇化速度也非常快,城镇面积扩张为原来的5-7倍。
四通八达交通网
密度远超其他国内外城市群
随着一系列重大基础设施的加速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内已形成以口岸为节点,由轨道、公路、水运、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组成的跨界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极大促进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畅通。
据统计,2017年底,粤港澳大湾区建成高速公路里程4300公里,路网密度约9.5公里/百平方公里,远远高于纽约、东京、伦敦、长三角、京津冀等国内外城市群。
已经开通的重大跨境基础设施
港珠澳大桥
2018年10月24日通车。它将内地珠海、澳门到香港的陆地交通时间,从之前的3-4小时大大缩短到了约30分钟。
广深港高铁香港段
2018年4月1日试运行,9月23日通车。香港到广州仅需48分钟,香港到深圳仅需14分钟,并接入现时长达25000公里的国家高铁网络。
即将开通的重大跨境基础设施
莲塘/香园围口岸(预计2019年建成)
位于深圳罗湖区莲塘街道西南角,将实现深港跨界交通“西进西出、东进东出”总体格局。
世界级港口群正在崛起
大胆猜一猜,世界上最繁忙的十大港口有几个在中国?答案是7个,其中3个位于粤港澳大湾区。
集结了广州港、香港港、深圳港、珠海港及东莞港5个亿吨大港,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吞吐量规模已达到世界级水平。2017年,港口年通过能力超过16亿吨(集装箱年通过能力超过8000万TEU),已建成适应当前最大船舶进出港的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