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受权转载自“国民经略”(guominjinglve),南方+,侠客岛,南方日报,粤港澳超级大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终于来了。
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这份两万七千多字的重磅文件,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空间布局等方面作了全面规划,也标志着“珠三角城市群”正式升级为“粤港澳大湾区”。一个与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大湾区并驾齐驱的世界级城市群,已经呼之欲出。
粤港澳大湾区,以仅占全国0.6%的土地面积,以及4.9%的常住人口比例,创造了接近全国13%的经济总量。
湾区内,云集了广深港三大国际性大都市,拥有香港港、深圳港、广州港等一系列世界级港口,同时还拥有珠江西岸和珠江东岸两大世界级制造基地。无论是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城镇化水平,都位居全国前列。
可是,你真的了解粤港澳大湾区吗?
你试过在夜晚俯瞰南粤大地上的璀璨灯光吗?
你知道“一小时生活圈”下的
快速交通路网长什么样吗?
你好奇大湾区城市群中的
“超大城市”是如何成长的吗?
别急,接下来就为你
送上一组高清无码的精美动图
揭开粤港澳大湾区背后的秘密!
▼
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总体经济增速一直保持在7%以上,高于全国平均增速。数据显示,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GDP约10万亿元,直逼世界第一湾区东京湾区。其中,珠三角地区生产总值7.58万亿元,增长7.9%,香港、深圳和广州GDP均突破2万亿元。
昔日的“世界工厂”在产业结构上也不断优化升级,珠三角三次产业结构比重调整为1.6:42.1:56.3,逐步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新型产业结构。各城市产业特色鲜明,珠三角九市和香港、澳门相互间优势互补,紧密协作,联动发展。
但是,粤港澳大湾区是如何“长”成现在这个模样的?
夜间灯光亮度向来被看作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晴雨表”和城市化进程的“温度计”。夜幕降临,俯瞰粤港澳大地上点点灯火的分布范围和亮度变化,不仅能看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人口聚居规律、城市化进程速度和经济发展水平,还能读懂各市生产、服务和居民消费等经济活动的活跃程度。
夜间灯光分布:
读懂湾区城经济活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