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莽几乎成了有史以来“乱臣贼子”和“虚伪奸诈”的最大代名词,是封建社会的历史上第一个用篡弑手段登上宝座的人物,由此引发的巨大争议可想而知。由此在1900年的封建社会里,王莽最终以“逆子贰臣”的形象走进了历史,成了臭名昭著的“大坏人。”值得注意的是,如此虚伪奸诈的历史丑角,为什么能够顺利取代汉朝?又为何在广泛支持下,事事梗阻,最后身死国灭,连尸骨都未能留下,却被千年辱骂。
有谁知道,王莽的童年相当不幸,尤其顶着贵族光环的他却饱受白眼,为日后他努力摆脱困境埋下伏笔。当然这种自卑也成了他人生成长的双刃剑,与那些同族的贵族子弟骄奢淫逸不同,小时候的王莽既懂事孝顺,开始了“折节为恭俭”的人生“道德包装”的漫长道路。虽然是孝元皇后王政君同父异母的兄弟王曼的次子,但是父亲在他四岁那年就去世,十四岁那年,他的姑姑王政君成了皇太后,五个叔叔在一天之内封侯。 “家凡九候,五大司马” 唯独王莽的父亲王曼去世较早,没能享受到封侯的荣华富贵。从年少起,王莽就饱受家族冷眼,这种巨大的反差让年轻的王莽对社会有着深刻的认识。当他所见王氏贵族子弟正在“将军五侯子乘时侈糜,以舆马声色怿相高。”的时候这个年轻人却在熬夜点灯“勤学博身,被服如儒生”。此外,他承担起这个家族的一切负担,连同他早逝哥哥留下的一个儿子都要抚养“事母及寡嫂,养孤兄子,行甚敕备。”
成长的路上,王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