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汽车能否完成“换道超车”?

时间:2023-09-07 10:21:55 编辑:小读报刊 来源:网络整理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央地权责和地方保护问题

地方政府的“锦标赛”竞争模式导致各地纷纷上马自己的新能源汽车项目,导致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地方保护主义屡禁不止,阻碍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正常竞争机制。例如,北汽只销售电动车,没有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因此北京市政府在补贴目录中直接删除了原本可享受补贴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以确保可以尽可能多地补贴本地企业。政府过度参与技术路线的选择,不利于企业优胜劣汰,不利于形成统一的技术标准。地方政府积极干预下的各地车企单打独斗的局面不仅造成了恶性竞争,更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国际化进程。

2.标准化问题

一方面,新能源汽车行业内没有标准化,碎片化现象依然严重;另一方面,中国汽车国标与国际标准不统一,增加了我国出口企业的成本,制约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国际化发展。全球大部分国家新能源汽车产品法规与认证制度普遍采用以欧盟UN/ECE法规、EEC/EC指令或者美国联邦法规认证为基础,附加本国法规的认证方式,难以与我国国标互认。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认证制度尚未与国际接轨,这导致欧美日韩等国家针对中国汽车准入条件苛刻,注册和认证费用高、流程长;我国国标与欧标、美标在充电接口、正面碰撞区域、空调制冷剂等方面存在差异,需要对当地市场的车型做适应性调整。此外,海外新能源配套设施不完善,充电标准的不统一也制约着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海外出口。

 

500

 

不同国家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插口

(图源:bestchargers.eu)

3.国际政治环境带来的相关问题

在大趋势上,全球通胀加剧,经济衰退、地缘政治及军事冲突带来的负面影响在疫情过后进一步显现,欧美等发达国家经济体通胀压力日益加大,导致海外消费能力继续下滑。同时,国际金融环境恶化,美联储暴力加息和美元持续升值导致大量发展中国家外汇资金紧张,汇率风险高;部分发展中国家出现了外汇不足,无法偿还国际债务的情况,进而影响目的国汽车进口及出口方收款。

疫情导致的国际运费高昂和运力紧张还在持续,虽然集装箱运费已经下降,但是滚装船资源仍旧紧张,运费仍旧高昂。与国际政治格局紧密相连的还有贸易规则和关税壁垒问题。以越南为例,越南现在对中国汽车的进口关税是50%,据该国RCEP详细条款的解释,该国要通过十余年的时间才会把对中国汽车的进口关税降低到5%以内的水平,但是它对日本、韩国的关税相当于零。在贸易规则方面,欧美国家纷纷出台了以环境、社会和治理(ESG)为标准限制特定国际贸易和投资的新法案,例如欧盟的“碳边界调节机制”要求对进口到欧盟的高碳产品征收碳关税,势必会提高与欧盟有贸易往来的我国出口企业的边际成本。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下一步

第一,需要宏观产业布局和推进“双碳”目标相协调。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想要在国际上取得成功,最首要的还是要立足国内,夯实基础,在行业发展的大方向上配合实现“双碳”战略目标。在现阶段,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意义主要体现在汽车的使用环节上,而在生产环节上,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在减碳上仍缺乏顶层路线设计和具体标准的引导和支持。应尽快推进新能源汽车行业碳核算标准、碳足迹认证标准及规范的出台,建立新能源汽车碳足迹行业数据平台。在循环经济方面,着重发展产业链下游的电池梯次利用、废旧材料再利用等关键技术以推进“双碳”目标。

此外,应继续推进能源领域相关产业协调发展,在新兴技术领域提早布局,例如鼓励新能源汽车行业参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动新能源汽车与清洁能源融合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新型储能单元和灵活负荷可以帮助降低能源系统碳排放。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VehicletoGrid,

标题回顾:中国新能源汽车能否完成“换道超车”?
Copyright 2012-2019 www.dubaokan.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63272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免责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