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汽车能否完成“换道超车”?

时间:2023-09-07 10:21:55 编辑:小读报刊 来源:网络整理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我国汽车整车出口量为234.1万辆,同比增长76.9%;而日本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同一时期的日本汽车出口量为202万辆,同比增长17%。中国半年度汽车出口量首次超过日本,跃居世界首位。

“十二五”到“十三五”期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速,2015年以来产销量、保有量连续居世界首位,当前产销占全球比重超过50%,麦肯锡预测到2030年中国电动汽车的产量将达到900万辆。在此背景下,应该加大力度支持新能源汽车企业走向国际,更大规模占领国际市场,并以此进一步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和升级,这将成为中国追赶西方发达国家在汽车产业中的传统优势地位的绝佳契机。

在国际层面,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全方位围堵,国有企业出海困难重重,民营企业国际化之路目前所受阻力相对较小,新能源汽车产业“走出去”如果能成功实现突围,对我国继续推进“一带一路”将产生重大利好。尽管前景看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国际化道路仍然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本文分析了该产业对外投资的基本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

新能源汽车出口增势向好

对外直接投资初步展开

因疫情及芯片短缺等影响,海外汽车制造商供应能力出现一定程度下滑,而我国汽车产业供应链受影响相对较小,生产能力恢复较快,有效弥补了海外市场的供应缺口,使得我国汽车出口呈现快速增长势头。2021年,我国汽车企业出口达到201万辆,同比翻了一番,实现历史性突破。2022年,中国汽车出口继续上扬,达到311万辆,同比增长55%。

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市场销量59万台,占比汽车总出口量的29.5%;2022年出口市场销量112万台,占比汽车总出口量的36%。从出口目的地看,新能源汽车出口主要是欧洲和亚洲两大市场,与传统燃油车只能占领海外低端市场的情况不同,新能源汽车出口到发达国家市场已不再沿袭“低价换市场”的老路,出口欧洲的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平均单价达到3万美元。

与此同时,中国新能源车企也通过海外建厂、并购等方式进行全球化布局。2017年工信部等三部委联合发布《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了“海外发展工程”,鼓励重点企业深化国际合作,在重点国家布局汽车产业园和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推动中国品牌商用车与国际工程项目“协同出海”。东南亚市场成为投资热土。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生效,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走向东南亚。针对欧洲和北美等发达国家的投资也在逐步推进。相比于出口贸易,中国汽车产业海外直接投资仍处于起步阶段,投资额较小。除了自主建厂的车企,动力电池企业也开始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并为当地车企供应新能源汽车电池。例如,宁德时代在德国埃尔福特的电池工厂已于2022年底投产,并于2022年9月在匈牙利开工建设欧洲产能最大的电池工厂;宁德时代还将在美国设立工厂为福特公司供货。此外,远景能源、国轩高科、蜂巢能源等电池企业也相继开始在美国和欧洲投资建厂。

 

500

 

宁德时代在德国的工厂

(图源:宁德时代官网)

制约新能源车企

“走出去”的现有问题

新能源汽车行业依托国内拥有的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相对完整产业链的支撑下,制造水平持续提升,这是该行业得以拓展国际化道路的基础。然而,在当前阶段,我国汽车行业贸易的主要方式还停留在一般贸易阶段,海外投资设厂规模远不及发达国家的传统跨国汽车制造商,中国车企想要从传统贸易模式向海外事业发展模式转变,提升配套供应链自主性和品牌影响力,还要经过漫长且艰难的过程。

1.

标题回顾:中国新能源汽车能否完成“换道超车”?
Copyright 2012-2019 www.dubaokan.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63272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免责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