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被歧视的省份 名声最坏的省份排名

时间:2020-04-29 16:15:00 编辑:小读报刊 来源:网络整理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刻板印象本身并不一定有害,一个族群若被刻板地视为中性和正面的印象,譬如「诚实善良」,则不会产生偏见或歧视。

  然而事实是负面的刻板印象往往更深入人心,「女司机开车技术差」的刻板印象,就导致那位出租车师傅看到前方乱晃的车,产生了「对方一定是女司机」的偏见。

  二、什么是歧视(Discrimination)

  80 年代初,一种前所未见的怪病席卷纽约。由于这种免疫系统缺陷疾病主要集中在男同性恋群体当中,因此被称为「同志病(gay cancer)」。

  无数男同性恋因为这种病症死去,保守的里根政府对此「视而不见」,有人认为这是上帝给予同志的惩罚,希望以此消灭同志群体。不少商店挂上标牌,禁止同志进入,大部分民众对同志避之不及。

  这种病症正是大名鼎鼎的「艾滋病」,直到其肆虐四年之后,美国政府才拨款进行研究和救治。

  时至今日,即使科学证明艾滋病并不是同志特有的疾病,依然有不少人坚持认为同志是艾滋病的病原,拒绝接触同性恋。也有人对爱滋病患者抱有偏见,认为他们生活放荡,甚至不愿和他们呼吸同一片空气。

  虽然并不绝对,但多数情况下「歧视」往往源自「偏见」,简单地说,歧视是基于偏见的一种外显行为。

  「女司机开车技术比男司机差」是常见的偏见,当一个人持有这种偏见,并因此拒绝乘坐女司机的车(拦下一辆出租车,发现是女司机后拒绝乘坐)的时候,我们可以说这就是一种「个人歧视」。

  而如果出台一项政策,规定女司机获得驾照所需学习时间更长,或者成为出租车司机的考核更严格,则是一种「组织歧视」。

  偏见和歧视主要有两点区别:

  偏见作为一种主观态度主要存在于脑海中,而歧视则是一种行为。

  前者为后者的心理来源,后者为前者的外在反映。大部分情况下,人的态度和行为具有一致性,但也并非必然,持有偏见态度的人不一定会表现出来。

  一位对同性恋抱有偏见的酒店老板,不一定会拒绝一对同性恋人的入住。

  偏见可以发生在任何群体之间,强势的群体可以对弱势的群体抱有偏见,反之亦然,例如仇富,往往带有对富人(强势群体)的偏见。

  而歧视,则只针对弱势群体。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强弱之间会随环境变化而变化。

  在主流社会里,异性恋相比同性恋占有绝对优势,即使同性恋对异性恋抱有偏见,也很难进一步形成歧视行为。

  

名声最坏的省份排名

 

  但在同性恋占有话语权的时尚圈,甚至有异性恋假装成同性恋来获得认可的情况发生。

  总而言之,歧视是针对某一特定的弱势群体(或个人),由于身份归类(如种族、性别、宗教、性取向等)而非品质,给予不公平、否定性和排斥性的区别对待。

  三、从偏见到歧视

  自证预言,是由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金·莫顿提出的一种社会心理学现象,是指人们先入为主的判断,无论其正确与否,都将或多或少的影响到人们的行为,以至于这个判断最后真的实现。

  1968 年,罗森塔尔博士与雅各布森博士通过在小学教学上的试验,验证了这个现象,并成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这种效应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简单来讲,一旦某个人或群体被他人用主观倾向态度看待,并因此看法设置规范和制度,那么这个人或群体可能最终就会变成那样。

  比如说,曾经美国的白人认为黑人是低人一等的种族,因此设立了各种隔离制度进行区别对待。在这样的政策之下,黑人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工作和生活环境,也就难以产生健全的人格,因此也会产生一些符合白人偏见的特征。

  一个白人见到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黑人,发现这个黑人是个文盲,因此得出「黑人果然都是愚蠢的」结论,加强了其偏见的态度。但实际上,只是因为这个黑人没有机会享受教育罢了。

  我们知道种族隔离制度是一个典型的「组织歧视」,白人是强势群体,黑人是弱势群体,因为对黑人持有偏见,因此延伸出进一步白人对于黑人的歧视。那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这种偏见才会演变为歧视呢?

标题回顾:中国十大被歧视的省份 名声最坏的省份排名
Copyright 2012-2019 www.dubaokan.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63272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免责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