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韩国作为一个中等强国新贵能够成功克服“成长的烦恼”,那么它就可以在解决朝鲜核问题、与中日两国建立稳定的双边关系以及构建亚洲地区架构这三方面提供自己的全球公共产品。
本文所涉及的内容对其他众多可被视为中等强国的国家都是适用的,这个国家群体正在扩大之中。现有的相关文献大多聚焦于概念性的东西,如中等强国外交政策的特征之类。一个中等强国该如何扮演好自己应该扮演的角色呢(尤其在处理与大国关系时)?这样的问题还没有文章涉及。一些新晋级为中等强国的国家(如韩国)与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传统中等强国不同,两者所适用的理论架构也不同。韩国等中等强国新贵是“一片肥沃的土地”,它们不仅可以用来检验既有理论的有效性,在这片“土地”上还将产生新的中等强国理论。
本文解释了为何韩国的中等强国战略能够在国际舞台上为全球治理做出贡献,却无法在自身所在的东亚地区发挥应有的作用,其中的原因在于:对于身在东亚的韩国来说,另有其他的国家定位和国家利益在其中发挥着作用,它们的优先级别要高于作为一个中等强国的国家定位和国家利益。
作者简介:列夫-艾瑞克·伊斯礼(Leif-Eric Easley),美国人,韩国梨花女子大学国际安全和政治经济学助理教授,同时在韩国峨山政策研究院担任访问学者。此前,他曾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索恩斯坦亚太研究中心(APARC)担任东北亚史研究员。
(全文完,观察者网马力译自韩国峨山政策研究院英文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