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说威的一面。清廷在中央和地方设置了文武两套班子,来管制约束蒙古。
在中央有理藩院,专管蒙古事务。蒙古王公的封爵会盟朝贡赏赐,都由理藩院管理,旗内重要事务,都必须承报理藩院批准,旗里的牧地、人丁、牛马、田产都要汇报给理藩院。理藩院还负责制定法律法规《理藩院则例》《蒙古律》等约束蒙古王公。
在地方派大员设重兵。蒙疆广袤的土地上,则设置了呼伦贝尔副都统、热河都统、乌利雅苏台将军、库伦办事大臣、绥远城将军、科布多参赞大臣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节制、监督蒙古部族,如有谋反不轨行为,则立即讨伐诛灭。
在恩威并施下,旗盟制把蒙古部族牢牢地束缚住了。旗和旗之间划定了严格的疆界。不同旗的牧民不能越界放牧。旗地和汉地也界限清晰,蒙汉人民也不能自由往来。这样可以防止蒙古各部和蒙汉民族之间联合做大,对朝廷造成威胁。
尾声旗盟制度施行几乎贯穿了整个清朝,直到清末,列强侵略、清室衰微,才逐渐走向崩溃瓦解。旗盟制有其积极的一面:他保证了草原边疆的和平稳定,使得蒙古各部之间的纷争战乱大为减小。但它终究是清廷维护统治的封建产物,有时代局限性。
由于旗盟制度的长期实行,旗和盟也成为了约定俗成的地区称谓。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后,旗盟旧制彻底被历史淘汰。但是依据习惯,还是留下了旗和盟作为一些行政区划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