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为什么是四大刺客之首 荆轲并非一名专业刺客

时间:2020-07-01 17:02:28 编辑:小读报刊 来源:网络整理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荆轲与姬丹之间,真不是什么知己的关系,荆轲只是难辞朋友田光以死相托,勉为其难答应了姬丹。“士为知己者死”,其实说的是另一个刺客晋国的豫让。

  

荆轲并非一名专业刺客,太子丹为什么选中荆轲进行刺杀任务

 

  3、燕国不是一个能成大事的国家最后来说说末代燕国,这个“北燕”偏僻小国,是怎么不作不死的。

  燕国原是周召公封地,也就是《诗经·召南》里“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中的那个召伯。燕国历史上很少有出彩的机会,几度差点亡国,侥幸存活八百多年。只在传到燕昭王这一代,因有郭隗、乐毅、邹衍等帮助,大胜过死敌齐国一回。刚称强几年,燕又赶走乐毅自毁长城,被齐国复虐一回,重归平庸,传到了燕王姬喜手上,也就是姬丹他老爹。

  这个姬喜也是是短视贪利的糊涂虫,看到赵国长平之战后国力大损,就执意要咬上一口,殊不知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反被赵国围打得磕头求和。燕、赵连年腹背相攻,能不加速灭亡?秦国已经兵临易水。

  燕国的存亡,这时已经不由燕国自己决定了。燕国所能做的,就是尽量争取到一个能让秦国默许的更好的结果,免于屠国之祸。可没想到大祸临头,不光燕王老糊涂,燕太子更加少糊涂,提出了这个效仿曹沫劫持齐桓公的“劫刺秦”计划,按燕太傅的话说就是“行危欲求安,造祸而求福,不顾国家之大害”。

  姬丹的政敌赢政,在国事面前可没那么糊涂,会犯战略性的错误。他当初就没因发小关系而动幼稚私情,对姬丹网开一面,现在姬丹把怒火点燃,他只会更加冷血无情的马上采取行动,完成统一天下的宏伟大业。

  秦国的杀人机器一刚开进燕国,燕王姬喜就吓破了,自己把儿子姬丹的人头割下来,奉送到秦王面前。但这台机器一旦开动,是姬喜想停就能停的吗?

  

荆轲并非一名专业刺客,太子丹为什么选中荆轲进行刺杀任务

 

  荆轲本是一介书生剑客,萍踪侠影于乱世之间,可一旦决定“刺秦”,他就把它当作一件事业去做,花了几年时间精心筹备,而不只是一时冲动,这如司马迁所言“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可“刺秦”在姬丹那里,仅仅是为了报“见陵之辱”,后来就变成举国之垂死挣扎。姬丹只忧计划旷日弥久,须臾不能等待,终于逼着荆轲在准备未足时就仓促上路,这是荆轲所遇非人,命将注定。

  “刺秦”计划是姬丹发起的,但“图穷匕现”的行动方案应该是荆轲效仿“专诸刺僚”而设计的。伍子胥在逃亡路上发现专诸时,专诸正在街头打打杀杀,一个街头壮汉能做到成功刺杀吴王,荆轲以为自己也能做到刺杀秦王。

  但他不知道的是,专诸不但早已研究透了吴王僚的日常习惯,而且他是个职业杀手,杀人如割韭,他荆轲行吗?他作为一个剑客,从未以取人性命为目的——至少在司马迁的笔下,没说过荆轲杀过人,是一个简单无脑的亡命之徒。

  事实证明,荆轲在关键时刻也掉了链子,他想劫持秦王不能,想杀他又不够快准狠,浪费了足够长的时间。他绕着柱子追杀秦王,两次挥匕都没有伤到秦王皮肉,甚至秦王在慌乱中都能徒手反击荆轲,“无以击轲,而以手共搏之”。很快清醒过来,抽出长剑就将荆轲砍倒。秦王才是真正的杀手。

  荆轲原本的计划应该是,他慢慢展开地图吸引秦王,另一个剑客抽出匕首,劫持或疾夺秦王之命。

  然而……

  待嬴政从惊魂中完全恢复过来,他下令将荆轲尸体肢解示众,湛没其族。

  从卫国来到秦国的三位英杰人物:商鞅,吕不韦,荆轲,都没能活着回到家乡。

标题回顾:荆轲为什么是四大刺客之首 荆轲并非一名专业刺客
Copyright 2012-2019 www.dubaokan.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63272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免责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