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为什么是四大刺客之首 荆轲并非一名专业刺客

时间:2020-07-01 17:02:28 编辑:小读报刊 来源:网络整理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燕太子实在忍不住了,开始催荆轲上路,甚至当面怀疑荆轲的忠诚。荆柯受这一激,在这关键时候没有忍住,犯下了他人生中最后一个大错——他带着秦武阳上路了。

  据说荆轲上路那天,风寒冰冻,白虹贯日,天象昏惨不忍睹视。燕太子观之,已知事将不成,仍默不作声,任由荆轲远去,壮士从此不归。

  秦武阳徒有表勇,内勇极怯,而荆轲极有内勇,而外技未达纯熟。这就是荆轲刺秦这一单纯事件最终失败的原因所在。

  在刺秦之前,荆轲只是一个爱读书的剑客,因其个性而获声名,但他并不是一个职业杀手,以前甚至可能没杀过一个人。一个最好的剑客,可能还不如一个三流的杀手更懂得怎么取人之性命呢。

  

荆轲并非一名专业刺客,太子丹为什么选中荆轲进行刺杀任务

 

  2、太子丹不是一个心怀仁义的主子再来说说燕太子姬丹,“荆轲刺秦”行动的主要发起者与组织者。

  燕、秦两国,因为中间有魏、韩、赵“三晋”阻隔,以前没有发生过直接战争,只有过两次象征性的“助架”行为,分别是“燕哙三年,与楚、三晋攻秦,不胜而还”,和“秦昭王三十五年,佐韩、魏、楚伐燕”,你来我往意思了一下。

  秦、燕之间曾有政治联姻,燕太子姬丹体内还流淌着秦国公主嬴家的血液。当年爱好力士的秦武王举鼎压断小腿,得骨髓炎而死时,他的弟弟秦昭襄王还在燕国当人质,燕人就亲自护送他回国,他才得立为王。

  这样说来,在荆轲刺秦之前,燕、秦两国原本有不错的关系,至少没有什么国家之间的深仇大恨,不像秦与晋、秦与赵、秦与楚之间那样生不两立。如果燕国知道这点,如鞠武太傅所言利用好这些关系,从中随随图之,燕国上下就不会遭殃了。后来荆轲代送“降书”至秦庭,秦王大喜,“朝服,设九宾”相迎就是证明。

  但问题没出在两国之间时,已先出在两人之间了,那就是姬丹与嬴政。这两人小时候一同在赵国为人质时就互相认识了,算是发小吧。他们那时肯定发生了一些事情,比如最可能的是,为同一个女孩子争斗过。

  后来他们各自回国,嬴政当了秦王,姬丹再次被他老爹狠心送到秦国当人质,嬴政不给姬丹一点发小的面子,冷落他,羞辱他,还说除非“乌头白,马生角”才会让他回国,让姬丹时时感到被杀的恐惧。

  而那个当年可能更喜欢姬丹的女孩呢,现在也许正被嬴政关在秦宫成了夫人,要不嬴政为什么一生从不对外宣立王后呢?身为人囚的姬丹,刻骨仇恨着嬴政,终于找个机会逃回燕国,开始他的私人复仇计划。

  

荆轲并非一名专业刺客,太子丹为什么选中荆轲进行刺杀任务

 

  但是姬丹对知道计划的那几个亲近者声称,他的计划是为了阻止秦国侵并燕国。他对荆柯的流涕言说,可能连他自己都相信这么作是为了国家存亡大事。但他因此犯了一个对他的国家来说,不可饶恕的致命大错,触怒那只鹰鸷,结果无可挽回。

  姬丹把两个发小之间的私人仇恨,硬是升级为两个国家之间黑社会式的决斗,绑架了整个国家的生死存亡,作为人主,这战略上一旦走错,注定全盘皆输,无论荆轲刺秦是否成功,强秦之车马必将更快、更狠地碾灭弱燕。

  至于姬丹屡屡拒听太傅之谏;对田光的怀疑导致田光自杀;对樊於期的虚伪保护,忍亡一国而不忍让他去匈奴避祸,实际上只是想留住樊於期作为利用工具;为一匕首试毒害死很多无辜;对荆轲的长期筹备渐渐缺乏耐心,严厉催逼荆轲上路,露出心胸狭窄者的狰狞面目,这许多细节已经表现出他不是一个能图大事的仁主。

  只是因为荆轲随口赞了一句鼓琴侍女的手很漂亮,姬丹就斩断那双手盛上玉盘呈给荆轲欣赏,以这种变态的办法干扰荆轲心志催逼荆轲上路,这样残暴不仁的人是一个值得托付生命的人主吗?就像管仲临终所言“杀人以适君,非人情,不可”,这样的人实在是不仁不义啊!荆轲最终没能坚守住一个江湖游侠的自由意志,让那股江湖义气裏挟住了他的人生。

标题回顾:荆轲为什么是四大刺客之首 荆轲并非一名专业刺客
Copyright 2012-2019 www.dubaokan.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63272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免责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