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了感情立场一贯偏向蜀汉的裴松之,给姜维辩解(亦称其“天水一匹夫,于魏何损”),对姜维的大规模颂扬,基本要到“帝蜀寇魏”思潮盛行的南宋王朝以后来陆续出现。
然而,即使到了蜀汉已经成为绝对正义方的明清时期,对姜维的称赞声也并不算多,远不能与诸葛亮、关羽相比。
甚至生前官位和影响力远不如姜维的赵云,在明清时期地位也拔高了一大截,甚至到了可与和诸葛亮一起,在满清版本的“历代帝王庙”作为陪祀刘备的两人,竟成为仅次于刘备、诸葛亮和关羽的蜀汉第四人。
归根结底,还是姜维本为魏将,蜀亡后又假降复叛,不符合封建君臣观念的缘故。
纵观唐朝武庙供奉的名将,三国一共有十二人上榜。由于三国这段历史出了不少的名将,很多人对于到底哪些才是真正的名将经常争论不休,我们来看看古人的眼光,看看他们心中认为的能够进武庙的三国名将有哪些?(武庙祭奠名将,所以三国的曹操,司马懿等因为被追封为君王,所以不在古人的评选范围)。
第一位:诸葛亮,位于十哲之列,位于武庙十哲左列第三位,前面两位是白起,韩信。
第二位:曹魏名将张辽,张辽一生战功卓著,文武双全,白狼山破乌桓,濡须破孙权等,威震三国。
第三位:蜀国前将军关羽,关二哥不用多说,越到后面越神化,世代推崇。
第四位:吴国偏将军周瑜,周郎也不用多解释,人帅打仗也厉害,只可惜英年早逝。
第五位:吴国大都督陆逊,夷陵一战陆逊的厉害已经完全展示出来了,年少有为,吴国顶梁柱之一。
第六位:魏晋大将军羊祜,这个人可能有人不熟悉,不过他可是司马氏开国的元勋,灭吴国的主要功臣,很厉害的一个人物。
第七位:魏晋扶军大将军王濬,此人和羊祜一样是灭吴的主要功臣,战功卓著。
第八位:魏国大将邓艾,他带兵偷渡阴平,用了区区几千人干掉了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神奇般的灭掉了偌大的蜀国。
第九位:蜀国大将张飞,张三爷带兵打仗也是有一套的,打了很多胜仗,但是似乎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胜利,所以比不了关二哥。
第十位:吴国大将吕蒙,这位“吴下阿蒙”轻松的干掉了武圣关二哥,也是个有勇有谋的人物。
第十一位:吴国大司马陆抗,这位是名将陆逊的儿子,三国后期吴国的顶梁柱。
第十二位:魏晋大将军杜预,他是灭吴的主要功臣,同时也是明朝之前唯一一个同时进武庙和文庙的人,虽然排名不靠前,但是他是全才,牛得不行呀,不是一般人可比的!
从这份榜单上我们看到很多我们心中认为的叱咤三国的人物都落榜了,譬如三国里长坂坡七进七出的常胜将军赵云,以及马超,还有魏国名将张郃,夏侯惇,曹仁等等。难道常胜将军赵云的战绩都是虚构的吗?唐代人居然这么不看好赵云,让人匪夷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