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邓艾可以入武庙 三国入武庙的人有多少人

时间:2020-06-27 17:54:48 编辑:小读报刊 来源:网络整理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3.为何姜维不能入武庙然而,唐朝武庙是“王佐武臣榜”,而非很多人下意识认为的“名将榜”, 根本不是以军事战绩、或者军事才能为优先考虑。

  比如一切自立为皇帝、为君主,或被后人追封为皇帝的名将,都没有入选武庙,包括刘裕、拓跋焘、慕容垂等等,即使是西楚霸王项羽也不例外,否则不是鼓励那些如狼似虎的藩镇效仿么?

  而且,看看“武庙十哲”的名单,本身只是个谋士和战略家,单独带兵时,被无名秦将打得守不住城池,只能打游击的张良,竟能名列武庙亚圣,十哲之首。

  【以(张)良为韩申徒,与韩王将千馀人西略韩地,得数城,秦辄复取之,往来为游兵颍川。】

  司马穰苴,这种只打过一场敌军主动撤退后的追击战的将领,因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典故,和一本兵书《司马法》,也成为了“武庙十哲”。

  再看看孙武:和伍子胥一起,被秦楚联军在淮澨之战和“焚尸之战”连续击败,弃尸窜逃。

  乐毅:五国联军一起出兵,方能大败齐国,自己单独作战,数年拿不两城,反而为秦国作嫁,白忙一场。

  李勣:黎阳之战被窦建德打得全军覆没;洺州之战又被刘黑闼打得仅以身免。

  一生不败,并为华夏民族立下对游牧民族的开拓性战功的卫青和霍去病,居然没进【武庙十哲】,被压到下一级的六十四将,上述这几个指挥能力和带兵战绩远不如他们的人,反而凭各自的军事思想、战略眼光、兵法著述等综合原因而被选入十哲。

  

为什么邓艾可以入武庙,而姜维却不行?

 

  卫青:长平桓桓,上将之元,薄伐猃允,恢我朔边,戎车七征,冲輣闲闲,合围单于,北登阗颜。

  霍去病:骠骑冠军,猋勇纷纭,长驱六举,电击雷震,饮马翰海,封狼居山,西规大河,列郡祈连。

  因此,如果说武庙十哲七十二将,居然能代表古代将领的最高军事水准,证明入选者每个人的军事战绩和指挥能力,都强于没有入选的那些名将,那不是天大的笑话么?

  卫霍可以入武庙,却不进十哲,而且和李广同列六十四将。正说明这个榜单更多考虑了战略、兵法,治军,甚至是历代文人对武将的评价,而绝非是真正的名将榜单。

  对唐朝来说,李靖灭东突厥、吐谷浑,李勣灭薛延陀、高句丽,才是正经的外战,又何需顾忌早已灭绝了几百年的匈奴人?

  当然,如果说李唐皇室自称出自“陇西李氏”,卫霍又得罪了李广李敢父子,所以要刻意压低他们,从这个角度解释,也并不是毫无可能。

  同理,邓艾能进武庙,姜维没进,同样仅仅就证明唐宋时期,官方更推崇邓艾,而非姜维,仅此而已。——和他们生前的个人能力、军事战绩,并没有太大干系。

  而姜维不被推崇的原因,也再简单不过:姜维在蜀汉灭亡后,欲行假降复叛之计,先投降曹魏,再诱使钟会叛乱,屠灭魏军将领,妄图借机复国。

  

为什么邓艾可以入武庙,而姜维却不行?

 

  可惜按古代君臣观念,刘禅投降则蜀汉已灭,原本就是魏国降将的姜维,并非接受刘禅命令,而是自作主张行此奇谋,此举并非赤心为国,而是为人反复。何况最后还失败了,引发魏军大肆报复,屠戮蜀汉旧臣的“成都兵乱”。关羽后人、刘禅太子皆不幸殒命。

  所以,陈寿《三国志》对姜维的评价就很不堪:「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致陨毙」。

  裴松之注引孙盛《晋阳秋》对姜维的抨击更甚:

  【非所困而困焉名必辱,非所据而据焉身必危,既辱且危,死其将至,其姜维之谓乎!邓艾之入江由,士众鲜少,维进不能奋节绵竹之下,退不能总帅五将,拥卫蜀主,思后图之计,而乃反覆於逆顺之间,希违情於难冀之会,以衰弱之国,而屡观兵於三秦,已灭之邦,冀理外之奇举,不亦暗哉!】

  【姜维策名魏室,而外奔蜀朝,违君徇利,不可谓忠;捐亲苟免,不可谓孝;害加旧邦,不可谓义;败不死难,不可谓节;且德政未敷而疲民以逞,居御侮之任而致敌丧守,於夫智勇,莫可云也:凡斯六者,维无一焉。实有魏之逋臣,亡国之乱相,而云人之仪表,斯亦惑矣。】

标题回顾:为什么邓艾可以入武庙 三国入武庙的人有多少人
Copyright 2012-2019 www.dubaokan.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63272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免责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