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以《沈氏农书》记载,在明清年间的部分经济发达地区,雇佣长工时也讲究“夏秋一日荤,两日素。春冬一日荤,三日素”。只要好好干,也有肉可吃。当然,不是所有地方都如此。“康乾盛世”时代的华北农村,就算风调雨顺的年月,也是“绝少食肉”。就算是当地富裕一些的自耕农,也是“鱼肉惟之宴会用之”。吃肉?依然是个奢侈事。
一个看似简单的“吃肉”问题,却缩影了历代历史演进里,老百姓的辛苦艰难。
所以也就不难理解,当代作家刘绍棠的名作《榆钱饭》里,那一句回忆家乡生活的“一九八一年饭桌上是大米白面了,一九八二年更有酒肉了。”是以怎样喜悦的心情写出来的。每天“开开心心吃肉”的日子,其实就是最近几十年的事儿。憧憬穿越?不如珍惜当下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