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普通老百姓有机会吃肉吗 老百姓想吃肉到底有多难

时间:2020-06-16 15:51:21 编辑:小读报刊 来源:网络整理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古代的普通老百姓有机会吃肉吗 老百姓想吃肉到底有多难

  清代“闲书”《笑林广记》里,有个关于“吃肉”的趣味段子:县学教官的儿子与县丞的儿子打架,打输了回来哇哇哭。教官老婆哀叹说,人家县丞家孩子天天吃肉,咱家孩子天天吃豆腐,所以“如何敌得他过”。教官一听这话,立刻胆气充盈:“这般我儿不要忙,等祭过了丁,再与他报复便了!”——等着祭完了孔子,咱家把祭孔子的猪肉吃了,吃饱了再揍他。

  如此讽刺辛辣的段子,却也有另一个不可思议处:堂堂清代县学教官,竟然都穷到一年到头吃不起肉,还得靠“偷孔子家的肉”来打牙祭。古人吃口肉,真有这么难?

  

 

  在很多野史票友眼里,古代的饮食生活,基本就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热闹样子,还有人恨不得穿越过去,好好体会下其中的潇洒快意。但哪怕细看一些古典名著,却也分明能看到,古代老百姓的“吃肉难”。尤其能“现身说法”的,就是吴敬梓小说《儒林外史》里,那位中举前常被老岳父胡屠户“花样欺负”的范进先生。

  比如范进中秀才后,胡屠户就“手里拿着一副大肠”来上门道喜,然后一顿饭边吃边骂,就令范进母子两个“千恩万谢”。后来范进中了举,胡屠户的礼物也升了级,却也不过是“提着七八斤肉”。但对于范进一家人来说,这还真是重礼了。以胡屠户的话说,范进的老母“每日小菜饭,想也难过”。他那嫁给范进的宝贝女儿,那更是“这十几年,不知猪油可曾吃过两三回哩?可怜!可怜!”

  

 

  范进家吃肉都这么难,那么比他们家更“草根”的古代老百姓呢?更难。

  倘若真有过惯了现代生活的朋友,意外“穿越”到古代做了老百姓。“吃不上肉”这事儿,绝对会是个抓狂事儿。

  一:古代的肉不好吃

  其实,古代老百姓“吃肉难”,不止因为肉金贵,就连烹饪肉食所需的佐料,那些今天看上去“便宜”的调料,放在古人生活里,好些都是天价。

  典型一样,就是胡椒。这种腌制肉食品常用的调料,今天市场价每斤四五十元人民币,放在古代却是天价。胡椒在古代东西方国家,都是昂贵奢侈品,中世纪欧洲土匪打劫绑票,胡椒都可以直接当“赎金”用。放在古代中国,也是价格不菲。唐宋年间形容某人有钱,都常说“胡椒八百石”。明朝中前期给官员发俸禄,常用胡椒禄米,一斤胡椒能兑换六石多禄米,“市场信誉”一直好。

  

 

  虽说明朝中后期时,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红红火火,大量胡椒涌入中国,价格也一年年缩水。可诞生于明朝中后期的古典名著《金瓶梅》里,李瓶儿私藏的“私房钱”里,就有包括胡椒在内的各类“宝货”,后来拢共卖了三百八十两银子——够西门庆在阳谷县买两套宅子。

  除了胡椒这样的硬通货,其他一些今天看似“普通”的调味品,古时的价格都是不菲。比如食盐,以明末科学家宋应星的形容,是“生人所必需,国家大利存焉”。明代的食盐价格,正常年景时是百斤一钱五两白银,放在明末战乱年间,能涨到每斤五分纹银。很多穷人因此“终身茹淡”,一辈子吃不上几次盐。同样昂贵的还有酱料,比起古代富人家常吃的“枸杞酱”“玫瑰酱”来,普通人家吃口豆酱,都算是奢侈。

标题回顾:古代的普通老百姓有机会吃肉吗 老百姓想吃肉到底有多难
Copyright 2012-2019 www.dubaokan.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63272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免责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