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留美硕士拉黑父母的反思:我们该如何成为合格的父母?

时间:2018-02-03 16:39:47 编辑:小读报刊 来源:网络整理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文|赵晓璃

  一、引言

  最近被一则“北大留美学生拉黑父母六年,十二年春节不归”的新闻刷屏。

  新闻主人公王猛曾经以四川某地级市高考状元的成绩考上了北大,之后通过自己的努力赴美留学。

  在他一万五千字的长信里,我们看到了他对父母的控诉:“肆意控制”、“狂躁而闭塞”、“歇斯底里”、“忽视”、“冷酷”、“自私”……

  在一所教育质量低下的学校,他遭受校园欺凌,多次提出要换学校遭到父母反对。

  他这样概括自己的高中就读经历:

  完全按校方的统一课表上课;

  课上抵抗周边学生的骚扰和闲话;

  课间遭受欺凌,被打耳光、抱摔、掐、言语羞辱;

  中午回去和家人争执;

  晚自习再次抵抗周边学生的骚扰和闲话;

  晚上回去再次和家人争执.......

  “我一个人在夜里落了泪,主要并不是被我父亲的歇斯底里吓坏,而是担心中学的不良环境在我的成长中留下深深的伤痕,更是担心如果不能考到远离家的大学,就会无法拥有自己的生活。

  从那之后无论校方、班上的不良学生和家人怎么对待我,我都不哭,因为哭了就会更被看不起。”

  与自己的悲伤情绪隔离,卯足劲学习,目的只有一个:考到远离家的大学。

  “如果教育的目的就是控制孩子,那我父母真的是出类拔萃的模范!”

  而多次试图写信与父母沟通交谈,得到的只有父母自私的冰冷的回复,甚至在回信的末尾,写上:“祝你正常。”

  事件让人唏嘘不已。

  或许,对每个身为父母的你我而言,是时候进行反思了,那就是:为何我们在等待道谢,孩子却在等着我们的道歉?

  结合我经手的职业咨询案例,我想通过这篇文章给各位父母敲响警钟。

  我知道个人的力量终归单薄,但我谨以一名职业咨询师的身份试图和各位父母探讨一个问题,那就是: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及环境,为人父母的我们到底该如何和孩子相处,才能确保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

  二、你的负面评价,正在摧毁孩子的一生

  不知你发现没有,越是面对亲近的人,我们越是流露出尖刻挑剔的一面。

  放在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中同样适用。

  面对以下的斥责,或许对每个做过孩子的你我并不陌生——

  “你怎么连这点事都做不好?!真是没用!”

  “你看别人家的孩子,次次考试都能得100分,你怎么这么笨?!”

  “哭、哭、哭,就知道哭!真是没有出息!以后你能做什么?!”

  ......

  殊不知,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就是他们的天、他们的地,遇到这样的否定和打击,除了极个别能被激发出斗志之外,对于多数孩子而言,他们会将这种声音内化为对自我的否定,长大后他们会用父母的方式对待自己:

  “我连这点小事儿都做不好,我真是没用!”

  “瞧啊,其他人和领导关系都很好,我在人际关系上和弱智一样,我果然很笨!”

  “难道我就是其他人口中的玻璃心吗?为什么我如此脆弱?为何我受不了一点打击?我真失败!”

  ......

  与此同时,这些孩子即便取得了一些成绩,也会认为这是自己“应该做的”、“不值一提”。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会伴随着以下问题——

  1、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从小被父母长期忽视,自己的感受变得越来越不重要,对自己的感受越来越陌生和麻木,甚至想不起来自己有过哪些高兴或感到成就的事件,回忆里满满都是挫败感。

标题回顾:北大留美硕士拉黑父母的反思:我们该如何成为合格的父母?
Copyright 2012-2019 www.dubaokan.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63272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免责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