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会上,火丁“超水平”发挥,讲得干脆利落,自在从容,会后我“表扬”她,她说,这几天没白背,都想起来了。
让我感动的是“火之丁丁戏迷网络社区”的一帮年轻戏迷的发言和行动,他们显然做了充分准备,拿着工工整整的稿子动情地表达着对火丁的爱!还有的忙着拍照留资料,跑前忙后,俨然当成了自己的事。喜欢火丁的人可能骨子里有某些相似之处,看到这些可爱的年轻人,我也很激动,还和他们索要了一本“社区”自制的书《青衣休笑我》,里面的文字全跟火丁有关。这群年轻人用独特的方式表达了一种许多人难以理解的情感。书的扉页有这样一句话:所有喜欢火丁的人们——被火丁照亮,也相互照亮;被火丁温暖,也相互取暖。
对火丁的艺术见仁见智,自然不只有一种叫好之声!
我也想告诉火丁,记不清谁说过,程腔应是:清新似笛,和婉如箫。既要明亮清脆,又要低回幽怨。我认同这种审美,也由衷地希望火丁能达到这种意境。
2007年1月3日,人民大会堂,张火丁京剧交响乐个人演唱会举行。我参与策划并主持了晚会。此时,火丁婉拒了美国林肯艺术中心授予的“亚洲杰出艺人奖”的颁奖。那天演出结束后,我仿佛经历了一场梦,一场在人民大会堂奏响辉煌序曲,150分钟后圆满而平静落幕的一场梦。兴奋得让我彻夜难眠,但那种空前的幸福感——来自对火丁、对梨园的百感交集,遥远而缥缈,时而触手可及,时而宛如幻梦。张火丁不负众望,一个纤弱的身影,三套精美的华服,九段跨越古今的交响演唱,几句质朴温暖的问候和感激,足以震慑了的。那夜华灯照耀下的人民大会堂。近五千位喜欢程派艺术,倾慕张火丁的观众济济一堂,少了几分戏园里的捧好热闹,多了几分宁静的欣赏和弥漫在整个会堂中心有灵犀的沟通。
“2007张火丁新年交响京剧演唱会”在中国乐坛杰出的指挥家胡炳旭先生的执棒下缓缓拉开序幕,中国歌剧舞剧院的音乐家们用西洋乐器开启了京剧程派演唱会的篇章。第一次和交响乐队合作,第一次整场清唱,第一次在中国最高级别的会堂展现程派的幽咽抑扬,这些第一次,对于火丁真可谓是个挑战。作为这次演唱会的主持人,作为和火丁多年的好朋友,从下午排练开始,到晚会
结束,整整十个小时,我为她捏了一把汗。
显然,火丁是紧张的。不过,演员偶尔必要的紧张,可以兴奋地调动她最佳状态,可喜的是火丁的紧张的确带来了正面的影响,获得了满堂好。下午排练时我见到火丁,她一袭运动装,正和乐队、音响、整个会场的舞台布局紧锣密鼓地配合、排演。她告诉我前夜自己很早就躺下了,怕睡不着,吃了一片安定。她深吸了一口气,对我说:“只希望今天早点过去。”我能理解,对于唱响人民大会堂的梨园第一人,所承载着的东西的确会让一个青年演员不好驾驭。火丁这次付出了胆识、勇气,我为她兴奋:“今天你是主角,今天,整个人民大会堂都是属于你的。”“怕的就是这个,
我希望他们都别看我才好。”火丁向来低调,她的本色很特别。北京那年的第一场大雪还未融化,近五千人无论从全国各地赶来,还是从海外飞来,他们来到
人民大会堂,看的就是火丁。顺便说一句,当晚票房收入高达140万。
作为主持人的我,其实也有一些忐忑,除了替火丁捏了一把汗,我当晚还要客串一把“拍卖师”。这次演唱会,火丁要完成一个心愿,她要把当晚演出的一套白色真丝手绣旗袍现场拍卖,所得款项全部捐赠给全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发起的国家“母亲水窖”工程——这是一项造福于陕甘宁地区缺水的穷苦人民的举措。出席演唱会的全国妇联罗兰英部长告诉我:“一千块钱就可以让一户人家喝上纯净、健康的饮用水。十万元人民币便可解决整整一个村落所有人的水源。”我憧憬着那个能解决整整一个村落的理想价位。
张火丁演唱的第二个篇章结束后,我这个非专业的拍卖师在人民大会堂主持了一场半个小时之久、此起彼伏的竞拍活动。这件白色手绣旗袍,经过激烈地频频上涨地喊价,最后成交的价格超出了当晚所有人的想象,没想到一位青年演员的演出服和一项爱心慈善事业的结合,可以带来如此空前的火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