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付一副心不甘,“那是,要我们花大钱娶媳妇,张云可还没到那个份。”
那边张妈妈偷偷问女儿收了多少彩礼,张云可便拿出银行卡,“当然比嫁妆多得多,我全存着呢,海川说了以后工资卡也归我管。”
张妈妈便踏实了许多:“算他还有点自知之明,娶了你是他的造化,可别心软,男人身上留个三五百就行了,多了坏事。”
夫妻俩默契地达成经济自由,周末中午回老李家,晚上回老张家。张云可很勤快,回来就抢着干家务,老付倒心安理得,乐享其成,老李体谅儿媳上班辛苦,总是在周末前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
老付跟跳舞的姐妹打听吃什么能快速长胖好怀孕,其中一个是退休医生,唠叨着指正老付的错误观点,“医学上,瘦跟生孩子关系不大,倒是胖子真有影响,我倒觉得你儿子要控制下饮食,他不算高,瘦个二十斤应该就标准了。”
老付阴沉着脸,拿起石墩上的外套就往回走。
邻居拉着她:“还有两节没跳完,你咋就走了?”
“气饱了跳个屁,以为会扎个针就了不起,我儿子胖吃她家大米了?当自己是谁,我呸!”
邻居听出了她话里的意思,“也就随口一说,你莫当真,想长胖就多吃点油水,肥肉、猪板油,你得劲地给儿媳造,吃下去不胖你来找我。”
老付便跑到菜市场,哼哧哼哧买了十几斤白花花的板油榨干,张云可来家的那天,菜肴可以说是从油里捞出,往饭面上一晃,饭粒浸透着滴油。
张云可清淡惯了,看着满桌油腻无法下咽,老付倒是热情高涨,一个劲夹菜,张云可碗中堆成高山,好不容易攻成丘陵,老付笑吟吟又夹一把过来,“这肉很新鲜,守着火候炖出来的,上班辛苦你多吃点补补。”
再不乐意,张云可也要保持微笑把食物塞进胃里。
等回到自己的小窝,张云可揉着撑胀到极限的肚皮跟李海川说:“老公,你能不能和妈说说炒菜别太油,她给我夹菜时你替我分担点。”
李海川露出一副吃醋的酸劲,“得意了是吗?我妈现在眼里只有你,连我都懒得管了,你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千万别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张云可觉得有道理,再去婆婆家时前一顿饭就尽量少吃,腾出更多的位置来安放婆婆的爱。
直到那一天。李海川临时加班,张云可坐车提前回公婆家,前脚刚进卧室,侧在衣柜边整理过季的衣服,出门运动的老付就回来了。
老李在阳台浇水修枝,老付拿着擦汗的毛巾在客厅,愤愤不平地说开了,“楼下老韩家的儿媳开朗大方,婆婆跳舞,她帮着拍照当啦啦队,两人快活得像姐妹,这才进门三个月不到,刚才告诉我,已经怀孕了,显摆得很。”
张云可刚要叫“妈”,一听这话,赶紧把舌头缩了回去。
老李安慰她:“咱们也不错啊,儿子媳妇孝顺,何必跟人家比长比短,知足常乐嘛。”
老付丢下手里的毛巾,双手叉腰,“那个瘦子精怎么就不长肉呢,亏我每周买那么多营养品花心思做美食,不长胖点能怀上孩子吗……”
老李突然“咳咳咳”不停,指指房间,把手指放在鼻子边“嘘”,示意老付不要再说下去。
老付悟出其中缘由,马上改口,“我不是想着趁年轻咱可以帮忙带带孙子,哎,真是操心的命。”
张云可把衣柜整理了两遍才熬到煮午饭的时间,低着头不作声到厨房里忙活起来,老李赶紧来帮着择菜,看张云可情绪低落,便小声地说:“你婆婆是个心直口快的人,没有坏心眼,有些话不好听就当她没说,你是个识大体的孩子。”
“爸,我没放心上,我和海川正要备孕,会早点让你们抱孙子。”张云可严肃得像是在作承诺。
“不急,顺其自然就好。”
话都说出口了,就要奔着目标行动,张云可买来优生优育书籍,叶酸维生素片,天天叮嘱李海川别应酬,她每餐增大食量,一定要给老李家生个白胖健康的孩子。
李海川到外地出差不忘给岳父母买特产,带酒带烟,奶奶长奶奶后地叫,大家觉得张云可没看走眼。
只是偶尔,张妈也会感慨:“别的都还可以,就这个子真是矮了点,我丫头为了他,把高跟鞋都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