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欢一个人呆着不喜欢交际,不喜欢交际的人的性格,不爱交际。不喜欢交际的人,不爱交际怎么办。
为什么大多数人到了中年就不愿意进行交际了呢?独处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事情。小时候我们最喜欢三五成群的伙伴一起出去游山玩水,但长大了以后一个人去海边反倒成了最舒服的事情,人都是慢慢学会适应孤独的。
正所谓四十不惑。人过四十五,好像开窍了,突然什么都看淡了,什么都看开了,大的体现,就是在社交上喜欢做减法了。那些热热闹闹的场合,不愿意参与了;那些吃吃喝喝的朋友,也不再感兴趣了;心里除了老朋友,不容易再装下别人了,不愿意再装那些七七八八的破事了。
人常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有些人,越交往越发现彼此的三观不同,追求不同,互相演戏,只会更累!生活已然很苦,不如和让自己舒服的人多处,和正能量的人多交往!
这便是部分中年人的决定!
以前上学时候的那么多朋友都五湖四海纷飞了,平时联系的也少,人这一辈子真正知心的朋友也没几个。而且人年纪越来越大也就失去了再结交新朋友的精力和勇气,时间长了也就觉得一个人没什么不好的。
叔本华曾说过:“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能完全成为自己,谁要是不爱独处,他便不热爱自由,因为只有当一个人独处时,他才是自由的。”
不爱社交,享受独处应当是每个人应有的权利,无关乎合不合群,不关乎内心是否得到满足和平静。
五十岁是人生的一道分水岭,此时的你,走过了半生,找到了那个最舒服的生活方式。人生匆忙,我们也只有这一生可过,前半生为了生存奔波劳累,忽略了自己,后半生就应该多为自己好好生活。
有句话说的好:只要我们生活在人群中,就不可能保持真实。与人交往中,总需要客套和敷衍甚至带上面具伪装,因为成年后就会懂得人心难测,趋利避害的本能决定了我们必须学会自我保护。
曾经心无芥蒂的友情变得越来越稀缺难找,老朋友就像陈年的酒需要一辈子珍惜。人说“结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可已经没有那么多的心力去经营一段纯粹的友情,想要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找寻没有利益交换的友情已经变得难上加难,高山流水,水到渠成的真情变得可遇不可求。
曾经无话不说的老朋友,本以为可以抵得住岁月的磨折和时空的隔离,可曾经以为的万古长青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就变得疏离。没有了烟火岁月的彼此参与,那友情也大多变成了美好的回忆,只待念起时徒增“再也回不去”的伤感。彼此安好,互不打扰,成了我们最后的默契。
是我们变得挑剔了吗?还是缘分不再把我们眷顾?世事如刀,总能把那曾经热情柔软的心磋磨的坚冷如钢。我们维持着礼貌和客套,不过是一种彼此疏远的方式。
太多的时候,宁愿一个人,一个人吃饭旅行一个人走走停停,这样就不需要为了成全而委屈自己,也不需要为了别人浪费心力。觥筹交错的热闹比不上独处的潇洒惬意;把酒言欢的喜乐比不上静夜沉思的深刻隽永。
人到中年,总有太多的心事需要隐藏,总有太多的情绪需要自我了断。朋友,得之我幸,不得我命,一切只能听从天意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