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业后的我们选择了不同的道路,我在沿海城市青岛奋力拼搏,争取上进博得好的出路,她则在济宁报了专业,争取好就业。我们就这样为了更好的生活第一次分别。
一起住惯了,到了别的城市自然不适应,想家想父母更想这个可以说知心话的朋友。那时通讯设施还不先进,彼此的联系中断过。但在内心深处还会时常想念,然而那份想念也唯有延伸到每一次的放假。逢假回家,我们便情不自禁地跑到彼此的家里相约,滔滔不绝地谈笑风生。
曾以为中间的不联系会使我们再次见面尴尬,之间有隔阂或者见了面不知该如何说起。这些实质性的假想并没有在我们身上应验。我们的见面依然如初般轻松自在,坐在一起有说有笑,问着彼此的近况,憧憬着彼此的未来,就仿佛两人从未分别过一样。两人最好的相处莫过于久别重逢后的依然如故。最触动心灵的是:不管分别多久,我们依然很熟悉。
时光荏苒,我们已长大,不得不分开。我工作在外,她工作在家。即便如此,也不能割舍我们之间的情谊。偶尔通个电话,聊聊家常,诉说下心事,就好像彼此陪在身边一样。
曾记得我前年学车那会儿,她也报了名学车。我们竟如此的默契。我的学车之旅并没有她那么顺畅,几经波折,那段日子郁闷到了极点。她在老家学的,考试很顺利,没用多久便把驾照拿下来了。而我在外学车相当不容易,简直糟糕透顶,考试通过率极低,幸运之神总和我擦肩而过。每当我和她通电话,就要长篇大论地诉苦一番,她便语重心长地安慰我。被教练挨批是常有的事,我还好,不过时常心生烦躁不悦,自己练得不好了或者练得不到位了,那所谓的自尊就会受伤,自然就有些小情绪堵塞心田。此刻便会拨通闺蜜的号倾诉一番,电话的那头虎口婆心的劝慰总能令我内心暖洋洋,所有的烦忧随着超声波都抛到九霄云外了。我一言她一语的回应着,互相将各自的教练教法讲给对方听,又互相采纳着对方的建议,互相鼓励着彼此一起加油,努力将最好的自己呈现在庄严的考场上。她那些絮叨的话语如同妈妈的复读机,但就这恰到好处的抚慰让我感觉自己不再是孤军奋战,还好有你。复活的自己学会放空自己,放下包袱,重拾起信心,在闺蜜的鼓舞下圆满结束了学车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