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阴谋论”这一术语是指那种认定重大事件背后一定存在由敌对实体策划的阴谋的认知方式,包括具体的解释、数据及观点。这里的敌对实体可以是公开的,也可以是秘密的,可以是国家、机构、组织、机构,也可以是政治、安全、经济、思想、宗教或宗派方面的团体。
“阴谋论”一词出现于上世纪,特别是在二战后和美苏冷战期间被广泛使用。随着许多异常事件及现象的蔓延,例如人类登陆月球,核武器竞赛,像绝对自由、性放纵、恶魔崇拜等话题的出现,关于犹太人控制世界资本与媒体的说法,还有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建国、美国总统肯尼迪遇刺以及性别平等这样的话题,人们对“阴谋论”这一术语的兴趣持续不断。“阴谋论”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场科学、思想、哲学、文学、艺术和媒体运动,并且出版了许多关于“阴谋论”的研究、书籍、小说、电影和媒体报道。
在本世纪,这一术语的传播显著增加,特别是在美国以及阿拉伯和伊斯兰世界。例如第三个千年的问题、反恐战争、基地组织、2001年的“911”袭击、炭疽、阿富汗战争、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ISIS、气候变化、阿拉伯之春、对穆斯林兄弟会的妖魔化、“可持续发展”计划、新冠疫情、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支持者冲击国会大厦、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战争,以及中美之间的竞争。
在追踪与这些事件相关的阴谋论时,我们面临一些必须关注和考虑的指标。在这些指标中,最重要的是提供阴谋论解释和制定阴谋论的背后势力的不同,其中最突出的是执政当局及其反对者。
统治政权经常诉诸阴谋论来实施某些计划或批准某些项目,或者为某些事件与事实辩护。统治政权利用其手中的权力、资源与机构,以强化存在一些威胁国家、破坏国家稳定、威胁公民利益和福祉的阴谋的说法,而这是为了获得民众的支持并激发民众与政权站在一起的积极性,使之准备与政权共同承担因面对这些阴谋及其幕后黑手而出现的负面后果。
美国政府每天都会通过混杂着谎言的信息来影响公众舆论,因此,在袭击事件发生后,人们的目光与指责自然会直接指向萨达姆与基地组织,而忽视那些谴责美国政府的大量安全信息
在2001年9月11日针对纽约世贸中心的袭击,正是威权阴谋论的一个典型案例。以小布什为首的美国新保守主义政府强化了有关基地组织的危险性、其能力规模与扩散程度的言论,并称该组织有能力从前苏联加盟共和国那里获得核武器,并将其转移至美国境内,更将这些言论与当时的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联系起来,并将后者塑造为基地组织最重要的支持者之一,并声称他在伊拉克拥有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在2001年1月上台以来的9个月内,美国总统小布什及其政府工作人员每一天都在谈论基地组织和萨达姆对美国构成的威胁,甚至让人感觉基地组织对它构成的威胁已经超过了当年的苏联对它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