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战爆发之后德国入侵南斯拉夫王国,并将其直接为塞尔维亚救国政府和克罗地亚独立国两个傀儡政权。在此期间,信奉天主教的克罗地亚民族主义者与信奉东正教的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爆发惨烈的种族屠杀。
不过在二战期间南斯拉夫出现了一个政治强人铁托,他在二战后重组了南斯拉夫联邦,后来改国名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由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黑山六个共和国,以及科索沃与伏伊伏丁那两个自治省共同组成。
由于铁托本人是克罗地亚族,因此在建国之后强势打压占人口多数的塞尔维亚族,使得塞尔维亚非常不满。不过碍于铁托极高的威望,使得南斯拉夫各族在很长时间内保持了团结。
但是到1980年,随着铁托的去世,南斯拉夫内部的民族矛盾逐渐涌现了出来,到1988年米洛舍维奇上台担任塞尔维亚总统,南斯拉夫内部出现巨大危机。
到1991年南斯拉夫内矛盾已到了无法调节的地步,再加之当时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大环境,南斯拉夫也迅速分崩离析,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四个国家纷纷独立,只剩下塞尔维亚和黑山组成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简称“南联盟”。
但是国家的分裂并没有平息各族之间的冲突,尤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简称“波黑”)国内的塞尔维亚人并不想独立,波黑的独立完全是当地的克罗地亚族和穆斯林族主导完成的,对此米洛舍维奇十分不满。
米洛舍维奇表示要求凡是有塞尔维亚人居住的地方都应该并入南联盟,由此引发波黑战争和克罗地亚战争。
在这两场战争中,克罗地亚与穆斯林族组成联盟,一同对抗塞尔维亚人,双方在战争中都犯下了极大的战争罪行,最后战争在北约的介入下结束。
1995年,波黑、克罗地亚、塞尔维亚三国领导人在停战协议上签字。
克罗地亚等国独立后都转而投向美国人的怀抱,但南联盟却没有,与俄罗斯依旧保持了很好的关系,这让美国对米洛舍维奇很是不满,并且美国也反对米洛舍维奇在巴尔干的扩张主义。于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强势要求南联盟停止在科索沃的军事行动,但遭到米洛舍维奇的拒绝。
1999年3月24日北约绝对对南联盟进行轰炸,在坚持了3个月之后,米洛舍维奇被迫妥协,将军队撤出了科索沃,长达十年的南斯拉夫内战宣告结束(虽然当时各国都独立了,但由于他们都是南斯拉夫民族以及曾经同属于一个国家,所以仍旧叫南斯拉夫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