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无人潜航器威胁更大
尽管报道试图将中国水下潜航器描述为美国潜艇面临的重大威胁,但《环球时报》16日查询《兵工科技》关于HN-1“机器鱼”的报道时发现,原文内容主要是概念性技术设想,未来还需要解决鱼类推进机理、控制系统和传感系统、水下通信等关键技术难题,并明确承认“‘机器鱼’受体积和重量的制约,往往只能在水下工作几小时”。美媒的选择性报道,把概念技术的可能性和作战威胁的现实性混为一谈,炒作概念的痕迹不言自明。
石宏表示,美国早已把无人潜航器变成实实在在的武器装备。美国一直都有把无人潜航器投入作战的想法,早在2000年4月,美国海军就出台《无人潜航器主计划》,把无人潜航器的任务使命扩展为情报/监视/侦察、反水雷、反潜战、通信与导航网络节点、载荷输送、情报战等9个方面。2016年,美国海军又提出《2025年自主潜航器需求》和《未来舰队平台备选方案》的报告,计划2030年美国海军实现分布式舰队的构想,装备中型无人潜航器183具,核潜艇携带大型无人潜航器48具。如今美国已开发了数量众多、类型多样的无人航行器体系,计划中的大型无人潜航器甚至能在港口、公开海域及主要航道执行超过70天的反潜、侦察、监视任务。现实中,美国无人潜航器已经逼近中国的家门口,2016年中国在南海俘获的美海军轻型无人潜航器,就是专门用来执行海洋监测任务。(石留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