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就跟他说,只要你的体检能合格,我就教你。”莫贵兴说,教听障人士学车肯定会有困难,但既然是听障人士应该享受的权利,那他就不应该拒绝。
就这样,莫贵兴开始教他第一个听障学生。“沟通全靠手写,一沓A4纸一上午就写完了。”莫贵兴回忆,沟通障碍让课程进度很慢,调座位、调节后视镜,认识车上的驾驶设备……正常学员用半个小时就能讲完的课程,莫贵兴写了一上午。每次刘晓锴约课,莫贵兴就不会再约其他学员,专门空出整块的时间来教他。
但是上了三次课后,莫贵兴发现,对于听障人员,虽然学车“入门”难,但进步速度很快,刘晓锴半年多就拿到了驾照。“他们练车的时候很专心,很珍惜这个机会,不像很多学员会看手机、玩手机。”
莫贵兴说,自己的“大弟子”现在在美国生活,他们还时常会发信息沟通。比如今年大年初一,刘晓锴跟他拜年时说,他们即将开车去远点的地方度假。
如今,莫贵兴的听障学生也在逐渐增多,几年时间,他已经把这种“便利”带给了近50名学员。
莫贵兴耐心地对听障学员进行实地讲解。南方日报记者 肖雄 摄
一门课程:自创学车手语
“我教的几个听障学生拿到了驾照后,这个消息在他们的圈子里就传开了。”莫贵兴说,经过学员的口口相传,来找自己学车的听障人士多了起来,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新的“烦恼”。
“每个新学员来,学车的知识点就要重新写一遍,工作量很大。”于是,在教了几个学员之后,莫贵兴开始编“教材”。莫贵兴根据考试的语音播报,把考试内容一字一句整理出来,然后再写上“答案”——操作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