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便不担心该病毒本身造成食品安全问题,但是我们会担心为什么这样的猪肉能够成为这些大生产厂家的食品加工原料,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说:“我们只是说非洲猪瘟病毒不至于对人造成健康风险,但得了非洲猪瘟病毒发病或者是没有发病的猪,它都属于病猪,都不能够吃,没有任何理由走上货架和餐桌,我们都应该对这样的猪肉说不。”
非洲猪瘟病毒流入速冻食品有四种可能
专家:应对速冻食品进行拉网式的普查
三全食品称,公司所用猪肉均来自优质合规供应商,对每一批次的原料猪肉都有溯源系统,且每批到货均包含国家相关部门出具的该批次《动物检疫合格证明》、《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等证明,运输路径也严格执行农业农村部的规定要求。朱毅指出,高压态势下,非洲猪瘟病毒还会流入速冻食品中有以下几种可能,对此,朱毅分析:
“第一个原因是检测手段大大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很高。哪怕只有几个病毒,它都能够检测出来。第二个原因,在进猪肉的时候,还有猪肉在屠宰的时候,没有甄别出一些潜伏期带病的猪。它已经携带有非洲猪瘟病毒,潜伏期大概是5到19天,没有发病。如果不是做专门的疾病检测的话,你肉眼看不出来,让这样的猪肉混到了供货产品当中来。第三个原因是猪肉本身没有问题,但是在运输、加工、包装的环节,被非洲猪瘟病毒给污染了。最极端的一种情况也不能排除,那就是病死猪肉混入生产环节。一些人为了减少损失,私下贩卖感染的猪肉或者把病死猪拿去作为饲料生产原料的情况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如今,非洲猪瘟病毒或已流入速冻食品,相关部门应加强检测、监管,朱毅认为:“必须要公开透明整个无害化处理的数据和过程。只有在确保所有的处理到位之后才能够发放因为非洲猪瘟病毒导致猪死亡之后的保险金。另外,很重要的一点,速冻食品行业目前的进货检验制度,以前没有加测非洲猪瘟病毒这一项,现在非洲猪瘟病毒处于严重的时候,它也没有增加这个风险预警项目。所以应该要增加风险检测项目,专门构筑防火墙,加检非洲猪瘟病毒,同时在出厂检验的时候再进一步抽检这个产品是否被非洲猪瘟病毒污染。另外,对速冻食品的整个生产线和生产环境也应该进行一次拉网式的普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