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推行长者饭堂 全市长者饭堂共有952个

时间:2018-04-10 14:22:41 编辑:小读报刊 来源:网络整理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最高峰时每天有270多人来吃饭,现在平均每天约有200人来。”朱庆业说,也会为部分行动不便的长者提供送餐上门服务,为糖尿病、牙齿脱落的长者提供个性化膳食服务。

  时代周报记者潘展虹发自广州

  只需6-12元,60岁以上长者就可享用两荤一素加热汤的营养午餐,边吃饭边和“老友”聊家常。这是广州以长者饭堂为切入点,探索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

  目前,全市这样的长者饭堂,共有952个。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对广东工作提出了“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新要求,其中,要求广东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国前列。李克强总理也提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居家、社区和互助式养老。

  2016年以来,广州就以保障纯老、独居、孤寡等特殊长者的助餐需求为重点,为居家长者持续提供安全、优质、健康、营养“大配餐”服务。该服务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居家养老服务贡献了“广州智慧”。2017年,广州市以助餐配餐为特色的中央财政支持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绩效考核被民政部、财政部评为优秀,全覆盖社会化“大配餐”服务体系项目在第十二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获“2017年度中国十大民生决策奖”。

  “从长期照护提供者的立场去考量,最佳选择是将居家服务、社区服务和机构服务整合到同一个框架中去通盘考虑。”中国社会科学院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考虑到老年服务既需要社会化,也需要专业化,理想的政策设计是以社区平台为基础,将机构服务和居家服务串联。

  如今,广州已搭建“区综合体—街镇综合体—村居活动站点”3级实体服务平台,涵括上门服务、日间托老、综合服务等服务。接下来,广州将进一步整合社区资源,搭建志愿服务平台,结合助餐配餐服务与志愿服务、上门探访、家庭医生等服务,利用公共卫生医疗资源,推进医养结合。

  惠及160余万长者

  每周一至周六中午11点,广州市天河区居家养老服务示范中心内的长者饭堂准时开饭。4月4日的午餐菜单,是山药五花肉、洋葱炒肉、南瓜蒸饭和萝卜龙骨汤。两荤一素、养生饭加上营养汤,是该饭堂的标配。

  “考虑到长者的口味和健康,饭堂提供的都是口感偏软,少盐少油少糖的营养午餐,保证有足够的营养,又符合长者的身体特点。”天河区居家养老服务示范中心业务主管朱庆业告诉时代周报记者,餐单是结合营养师以及中医师的意见搭配,也会根据长者反馈的意见调整口味、菜式。

  饭堂很受长者欢迎。“饭菜热气腾腾,汤清淡营养,搭配合理,我们就像回到家里一样,吃得开心。”张木兰阿姨成为饭堂常客后,亲手写了一封感谢信。

  “最高峰时每天有270多人来吃饭,现在平均每天约有200人来。”朱庆业说,饭堂也会为部分行动不便的长者提供送餐上门服务,为糖尿病、牙齿脱落的长者提供个性化膳食服务。

  社区长者饭堂是广州“大配餐”服务的缩影。近年来,特别是2016年以来,广州以保障纯老、独居、孤寡等特殊长者的助餐需求为重点,为居家长者持续提供规范、健康、营养、方便、快捷的午饭“大配餐”服务。

  各街(镇)都在探索适合本地的运营模式。广州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处负责人向时代周报记者介绍,运营大致分为四种,包括领取食品经营许可证自建厨房;由具有配送资质的餐饮企业送餐至长者饭堂;协商餐饮企业门店作为助餐服务点,为长者设置就餐区;依托高校或企业食堂,随到随点,个性化收费。

  至于餐费标准,基本是在每顿6-15元之间,按照“企业让一点、政府补一点、慈善捐一点、个人掏一点”的办法,减少长者自费压力。以天河区为例,一顿餐标为15元,企业让利3元,天河区再按照不同年龄层次给予补助,长者自付6元或8元便可享用。

标题回顾:广州推行长者饭堂 全市长者饭堂共有952个
Copyright 2012-2019 www.dubaokan.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63272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免责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