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不知道的方舟子:
姐姐拿回家的报纸让他走上打假之路
在姐姐方云秋眼里,年少时的方舟子是个大帅哥
就在昨天,上海市普陀区法院正式立案受理韩寒诉方舟子等名誉侵权纠纷及侵害作品署名侵权纠纷。而最近一段时间,方舟子质疑韩寒代笔一事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方舟子也再次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
前天下午,方舟子在接受董路在酷6网上采访时说,他的最高理想是:做一个正直的人。
方舟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一直以来众说纷纭,争议不断。漳州云霄是方舟子的故乡,留下了他成长的足迹,在这里,有一个最真实的方舟子,他的名字叫方是民。
在姐姐方云秋眼里,弟弟是一个帅气可爱、温文尔雅的大男孩。在同学眼里,他是一个让他们崇拜的人。在老师眼里,他是一个可造之才,很早就显示了文学和科学方面的潜力。
鲜为人知的是,有“打假斗士”之称的他,正是从家乡决定走上打假之路,而“始作俑者”,却是他的姐姐方云秋,而且还是从一个很偶然的事件开始。
打假之路的“始作俑者”
在前天下午接受董路的访谈中,方舟子说到,他是在一个没有约束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形成了他自由的性格。
在云霄县城,记者找到了方舟子的大姐方云秋,她比方舟子年长10岁,今年将退休,之前,她当过中学教师、乡镇领导、县广电局副局长及县科协主席。而方舟子的父亲曾是云霄县法院的副院长,母亲原来也在当地的机关单位上班。他还有一个二姐和哥哥,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他的二姐和哥哥也都是当地的“高材生”,当时,他们均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厦门大学。
在姐姐方云秋家中,她拿起以前的相簿,介绍起童年、少年的方舟子,从照片上看,年少时期的方舟子面容清秀。轻抚着照片,方云秋眼中充满爱怜。她和记者开起玩笑:“我弟弟以前长得多帅啊,现在打假打得头发都没了。”
方云秋说,这二十几年过去了,岁月依然没有抹去方舟子身上的棱角,他还是一点儿也不圆滑,看到别人弄虚作假就要站出来说话,总是因为打假得罪人。“他因为打假出名了,但这些并不是他想要的,他只是想维护科学精神,但现在因为出名了,他出门都要坐车,很多公共场所也不敢去,变得不自由了。”
在方云秋看来,方舟子走上打假之路纯属偶然。1999年,方舟子出国后第一次回国,担心方舟子在家呆着无聊,方云秋便从单位拿了几份报纸回家。方舟子从报纸上看到了一个药物广告,广告上把该药物的功效吹得天花乱坠,并声称该药物无副作用。方舟子看了心生疑虑,于是便马上上网查询,发现该药物在美国只是一种普通的镇定药,药物属性上也没有确定该药物无副作用,且价格十分便宜。当时方舟子就觉得购买此药的国人都上了当,花了冤枉钱。
“他当时就跟我说,我们中国人太需要科普了,觉得自己有义务做科普。”方云秋说,这之后,方舟子便逐渐走上了打假之路,他的《新语丝》网站也慢慢成了揭假的平台。
热爱鲁迅文学的少年
由于是家中的老幺,家人都很宠爱方舟子,对他几乎是有求必应,家里对他并没有太多管束,但方舟子也不会让父母亲操心,因为他把大多数的时间都花在看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