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返老还童》中一句台词:我们这辈子注定要失去所爱之人,不然我们怎么知道,他们在我们的生命中有多重要。
多数人的感情都是这样,一边失去,一边寻找。
-01
男人对待爱与性的态度,会呈现极端化
分享两个案例,关于男性对待“婚前性”的态度。
案例一:
“我尊重你的决定”
有些男人对女朋友的爱,建立在尊重之上。
爱是克制,喜欢是放肆;
爱你,所以才会克制自己的欲望。
有个男生留言。
他跟女朋友恋爱3年,从来都没有跟女朋友发生过关系。
就算跟女朋友同居了半年,他也没有勉强过女朋友,而是尊重她的选择。
女友跟她说:
“结婚之前,我不接受产生关系,希望你能尊重我。”
在爱与尊重之下,他从未逾越过女朋友的底线。
但后续各种因素和矛盾的累积,两个人还是分开了。
3年,纯粹的灵魂之爱,没有任何性的加持。
我问他:你后悔吗?
他说:没有什么可后悔的,我对得起她,我问心无愧。
案例二:
“不同意发生关系,就分手”
你会跟每一个伴侣都产生关系吗?
人的生理欲望,应该建立在爱情之上;
没有爱情的基础,只是为了自己生理上的欲望而产生关系,那是“兽性”的一面。
有一个女生找我咨询:
她跟男朋友刚刚在一起2个月,男朋友就勉强她产生关系。
男友说:“如果你不接受,就是不爱我,那我们就分手吧。”
她是一个比较保守的女生,从未想过结婚之前有这样的关系。
在她的坚持下,两个人不欢而散。
男人对待爱和性的态度,是两个极端。
有些男生,会尊重对方,克制自己的欲望;
也有一些男生,生理欲望大于爱情。
-02
发生关系后,男人的心理会产生什么变化?
第一:得到前后的心态变化
前期投入特别多,因为他还没有得到你;
得到你之后,他对待感情的态度就变得懈怠,甚至是无所谓。
他会想:
反正我们已经发生过关系了,你还能离开我吗?
第二:得到前后的承诺变化
“发生关系”就像是情侣的一道墙。
穿过这堵墙后,两个人的感情迅速升温。
这个时候,男人对你的承诺就产生了变化。
得到之前,他对你各种甜言蜜语,画大饼;
得到之后,他就很少兑现自己的承诺。
第三:得到之前,他无所畏;得到之后,他无所谓
相对于感情和性,女人更看重感情;而男人在这两件事上恰恰相反。
他们对待女生的包容度更高,对待一段感情中是否产生关系更加看重前者;而女性相较而言,恰恰相反。
得到你之前,他为了你无所畏惧,可以为你做任何事情。
在得到你之后,他们就开始考虑跟你谈情说爱时付出的成本,会减少在你身上的投入。
从无所畏惧,到无所谓,中间只隔着一层纸而已;而这层纸,就是你们两个人是否产生实质性关系。
-03
如何让感情变得稳固?
男人和女人在“继续”和“分开”这件事上,本质的逻辑是:
分手的成本。
分手成本很低,对方就很容易跟你分手;
反之,当你们两个人分手成本都很高,那对方不会轻易分开。
这就是心理学上的“沉没成本”。
谁在感情里付出越多,谁就越舍不得分手;
付出的情感,物质,时间,这些都是恋爱成本。
在婚姻里,这种现象更明显。
为什么有些夫妻,明明已经没了感情,却还是不主动提离婚?
各玩各的,互不干涉;
在外面假装恩爱,私下里如同陌生人。
归根结底是:
离婚,需要两个人付出太多的成本。
所以,在亲密关系中如何让对方不会轻易离开你?
答案是:
增加对方在你身上投入的成本,引导对方为你付出。
婚姻也是这个道理,当你们的离婚成本很低,只要夫妻感情出现了问题,往往就会想到离婚,而不是去解决问题。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富兰克林效应”。
人们愿意在那些“帮助过的人身上”,投入更多;
愿意给那些帮助过的人,再次帮助。
即使内心对这个人“没有太多好感”,可他们主观上的情绪和潜意识,让他不愿意打破自己立下的人设。
回到话题本身:
谈恋爱,不意味着必须发生关系;
发生关系,不等于彼此相爱。
有些人可以做到“性”和“爱”分离;
但多数人认为,两者是不可分开的。
话题:
你认为谈恋爱必须要“发生关系”吗?
(作者何所欢:专注两性情感,婚姻家庭,自我成长性格等心理学分析,关注我,为你带来更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