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辛亥革命后,清王朝被推翻。新思想不断发展,自由平等的种子开始萌芽。相比与过去,民国从方方面面上来看都要比封建社会更加自由,思想上也变得更加开放。
这种思潮同样影响到了人们对待婚姻爱情的方式,自由恋爱成为了当时的新风尚。而鲁迅先生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力之一,对恋爱自由的观念也大为认同。
年轻时的鲁迅先生跟那个年代大部分的青少年一样,深受封建主义恋爱观念的压迫,在老家就被迫与自己以前从来没有见过面的第一任妻子朱安成亲。新婚当晚,鲁迅就向朱安挑明自己只是遵从母亲的意见娶亲,对她绝无爱情。直到他遇到他的第二任妻子许广平。
鲁迅对许广平可谓是一见钟情,曾为她写下了:"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聊借画图怡倦眼,此中甘苦两相知"的痴情诗句。许广平无疑是一位极有魅力的传奇女性。
许多人了解许广平,是由于鲁迅先生的缘故。其实,就算没有鲁迅先生的光环,许广平的一生也仍旧是十分有意义的。她是一位敢于与封建制度做斗争的进步青年,与鲁迅先生通力合作,对腐朽的旧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鲁迅先生逝世后,她又肩负起完成鲁迅先生毕生心愿的伟大使命。
许广平与鲁迅先生伉俪情深,然而,也正因为此,许广平也受到许多常人难以忍受的磨难。她出生于一个士大夫家庭中,祖父曾官至浙江巡抚,哥哥则是当时的粤军总司令,大名鼎鼎的叶剑英元帅都曾是她哥哥手下的一位军官。
家世如此显赫的许广平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大户人家的掌上明珠。出生在这样一个富庶之家,纵然国内局势风云变幻,但是想要无忧无虑的度过一生还是没有什么困难的。但随着许广平逐渐长大,富家小姐这样的称号与她的关系便愈发微弱。
1922年24岁的许广平考入了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系,在那个女性普遍还得不到教育的年代,考上一个大学,已经是相当高等的学历了。
受到进步思潮的影响,男女平等的观念深深根植于许广平的心中,这种进步思想于鲁迅先生的追求不谋而合。鲁迅先生那时正好在女子学校担任教师,才华横溢的他很快引起了许广平的关注。日子一天天过去,她对这位先生的崇拜转变为爱慕之情。
大学毕业后,许广平与鲁迅先生通过鸿雁传书,在对社会发展,理想追求的讨论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1927年二人觉得时机成熟,便共同踏入了婚姻的殿堂。可偏偏天意弄人,如此恩爱的两人仅仅相伴九年之后,鲁迅先生便溘然长辞于世。
1941年日军偷袭珍珠港,美国随即宣布对日作战。日军占领了上海租界,随后又对上海文化界的反日份子展开了肃清活动。许广平也因此遭到了日本人的逮捕。
在狱中,许广平受尽了日本人残暴的折磨。日寇在监牢中对她肆意殴打,辱骂,面对这样的残酷刑罚,许广平始终没有屈服。但是让她倍感屈辱的就是日本人的电刑。日本人用铁线将许广平固定在凳子上,两端在与电线相连。一旦接通电源,受刑者将立刻痛麻难忍,多次电击后,她的大小便也失禁了。
在两个多月的折磨中,日军没有得到一点有价值的信息,再加上中国社会各界的不满之声,日本人也只能释放许广平。临危不惧,宁死不屈,有此番精神,当之无愧为鲁迅之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