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争导致欧洲各个国家粮草空虚,各国都期待战争结束后复苏的模样。但是1816年的春天就显得格外寒冷,农作物比平时播种得较晚,这就意味着未必能有一个好收成了,结果漏屋偏逢连夜雨,到了夏天时寒冷的天气直接断了农民的念想,六月飞雪冻死了所有的农作物。
尤其德国,在夏天时出现了霜冻天气,大部分欧洲出现了饥荒,到了冬天时又冻死了大量的家畜,可想而知,夏天没有粮食,冬天没有家畜,那一年是欧洲最为凄惨的一年,据说有20万人被活活冻死,即使侥幸逃生也死于伤寒疫症。
而在美洲的惨景有过之而无不及。6月时加拿大出现了两次大规模的暴雪,七八月份本来应该是北方炎热的夏季,而在那一年的河水中仍然有河水结冰,部分地区一天中的温度像过山车一样,最大温差从35度降到0度。
美国的东北地区在5月份就已经出现了霜冻,早早到来的“秋天”冻死了大部分的庄稼,在要吃没吃,又面对骤然降温的季节里,人们会如何生存,只能选择逃生。据说在那一年中曾发生了大规模的迁移活动,就是为了避免这场寒冷。
居民从欧洲和美国东部的居民向美国西部迁移,从1816年开始到1821年,仅仅五年的时间美国就新增加了五个州,可想而知这场“六月飞雪”的危害有多大,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园。那么1816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而导致全球六月飞雪呢?
3、罪魁祸首火山喷发原来罪魁祸首是因为一场火山喷发,而这个火山就是印度尼西亚松巴哇岛北部的“坦博拉火山”,这座火山如今海拔2851米,火山口宽8公里,是一座复合型火山。之前它一直处于休眠状态,直到1815年它苏醒过来,像巨大的猛兽一样吞噬着大地、吞噬着人类。
1815年4月5日,坦博拉火山“幽幽醒来”,结果却是带着浓重的“起床气”,积压已久的岩浆不断从山体里面喷发出来,同时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似乎咆哮地诉说着沉睡五千年的不满,据说爆发时的声音远在二千多公里之外都能听到。
与此同时伴随着的是不断向外翻滚喷出的岩浆,1400亿吨岩浆四处流淌,所到之处所有东西都被吞噬一般湮灭,而喷入空中的火山灰和碎石达到了170立方公里,也就是约为1300亿吨,这是一个令人难以想象的数字。
如果非要用一个量词来评估这场火山喷发中所散发出来的能量,那么可以说它相当于原子弹爆炸威力的5万倍,这次毁灭性的灾难导致七万多人丧生,而坦博拉火山爆发也被称为世界上有历史记载的最大的一次火山爆发。
如此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喷出来的火山灰高达44公里,直至地球大气中的平流层,大量的火山灰与高空中的二氧化硫阻挡了阳光的照射,同时火山喷发的高温也升到大气层中,冷暖气流交锋剧烈,导致气温降低而产生“六月飞雪”的奇异自然现象。
4、小结1816年火山爆发之后坦博拉火山又进入了沉睡状态,它自己也“喷掉了山顶”,其高度从4100米降到如今的2850米,1913年时它又“翻了个身”,好在危害不大,或许它永远进入休眠之中,也或许在为下次的喷发蓄积力量,这些我们目前暂时无法下出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