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珅任军机大臣24年,不择手段聚敛财物,贪得无厌。不少地方官员害怕受他倾轧陷害或谋取提升,用大量珠宝财物上其门行贿。和珅还常指使各路统领、将帅谎报战功,以邀奖赏,然后以此为由,向他们勒索更多的贿赂。甚至当时来中国的外国使者都知道他的专权和贪婪,如朝鲜来华使臣郑东观回国后的报告中,就明白地讲到和珅的这些事情……
乾隆皇帝清楚地知道,对于国家大事而言,和珅既无功也无德,并没有真的把他当着执掌朝政的左右手。有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内阁军机大臣阿桂去世后,乾隆皇帝召见大臣们时明确地说,和珅的德才均不配位,以后公文的落款要改变,不落具体人名,只落职务,落了具体人名要让下属产生误解。
乾隆皇帝不是个昏君,为什么会如此倚重和信任、甚至纵容和珅呢?此中原因令人费解。
流行的解释是和珅没有当大官的派头,平易近人,说话风趣,乾隆认为有他在身边可活跃议事时那沉闷的气氛。还有据说和珅模样非常像乾隆皇帝以前十分喜欢的一个死去妃子,乾隆把对这个死去妃子的怀念转移到了他身上。“爱屋及乌”这种心理现象倒不是无稽之谈,在现代心理学中找得到理论依据。
通过翻阅史料,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虽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但作为一个皇帝,既不愿也不便把自己的一些个人隐私大白于天下,大张旗鼓地派人去公干,他需要理解他想法、且有能力去为他处理这方面事务的人悄悄干。和珅善解人意、办事能力强,正是不二人选哟。乾隆皇帝想办的事他能办到,乾隆皇帝可能想办的事他也能够提前做好准备。不是流传着一种说法吗?乾隆皇帝越老越离不开和珅。真的是乾隆皇帝直到死没法用他了为止。
文末补白:乾隆皇帝禅位给嘉庆皇帝后,仍然继续掌握朝权直到离开人间,老新两个年号并用,宫内沿用老年号,对外启用新年号,这在古代中国真格儿算别开生面!据说他本人表示不愿意执政时间超过祖辈康熙。笔者分析这只是表面理由。他不想当其执政后期社会已出现动荡的“背锅侠”,但又不愿意放下朝权才是其真实想法吧?这也是个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