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孝成王首先将在邯郸保卫战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廉颇、赵豹等人提拔到重要位置,依靠这些忠贞老臣苦力支撑,还慰劳了平原君赵胜,让他继续担任相国,用他的巨大影响力作号召,为赵国的复兴发展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所以说,在邯郸保卫战后几年,因为有一帮子忠贞大臣的尽心辅佐和努力,赵国国力有所恢复,但是比起战前还差得太多。
不久,一批老臣相继谢世,上来的一帮子少壮派,又非能指望上的贤能之辈,大臣方面处于青黄不接阶段,赵国在复兴之路上走的相当艰难。
赵孝成王十四年(前252),一说十五年(前251),年过天命的平原君去世。后来,赵豹也去世了。赵孝成王以老将廉颇为相国,封信平君。十五年(前251),燕国派丞相栗腹为赵孝成王祝寿。栗腹见赵国精兵强将在长平之战和邯郸保卫战中几乎丧失殆尽,尽剩下些老弱病残,灵机一动,回到燕国,就极力劝说燕王发兵伐赵。
燕国与赵国是邻国,也是经常发生战争的国家。虽然当年赵武灵王拥立燕昭王即位,赵孝成王的姊妹也嫁给了燕武成王,改善了两国关系,但是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两国之间深入到骨子里的相互仇恨问题。所以,见栗腹如此这般一说,刚即位不久、年轻气盛的燕王喜就要发兵伐赵,但遭到了乐毅之子昌国君乐间的反对。燕王震怒之下,派栗腹为主帅,卿秦为副帅,乐间也被强行带军,督二军两千乘,一同向赵国杀去。
赵军从举国悲痛中还未完全解脱出来,见燕军趁人之危杀来,怀怒未发的他们,在老将廉颇的率领下,一鼓作气,先后在鄗城、代郡将燕军打得惨败。栗腹被赵军攻杀,卿秦、乐间被俘虏。
愤怒的赵军还不解恨,马不停蹄地杀进燕国境内,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一路如入无人之境,直接包围了燕国的国都蓟城,迫使燕国签订了城下之盟。燕王喜,这次搬了石头砸自己的脚,估计是无法欢喜了。
按理说,燕王该歇歇了。但是,年轻气盛的他怎受得了如此奇耻大辱?背后,他竟然偷偷地又与秦国勾结,继续从事威胁赵国的行为。
赵孝成王难以容忍自己背后老有人勾结宿敌秦国威胁自己,于十七年(前249)又派乐毅的侄子武襄君乐乘攻进了燕国,再次包围了蓟城。燕王喜故伎重演,再次向赵军表示和解,愿意割土赔款。第二年,得罪了魏国的燕国,又被魏军兵临城下,廉颇率领赵军支援魏军,算是将燕王喜收拾的老实了。从此后,燕国在赵国的背后算是基本上消停了。
赵孝成王二十年(前246),即秦王政元年,吕不韦派秦军进攻赵国,攻占了赵国的故都晋阳(今太原市)。在赵国有着重要战略位置和政治地位的故都晋阳的失陷,对赵孝成王打击很大,感到愧对列祖列宗。不久,他就病倒了。一年后,赵孝成王崩殂,在位二十一年,享年大约四十二岁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