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渠为什么后来废了 郑国的结局又是什么

时间:2021-01-05 11:41:49 编辑:小读报刊 来源:网络整理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公元前246年,是秦始皇继位的第一年,秦相吕不韦任用郑国为修渠总工程师,发动千万劳动人民开始修建这项世界级的大工程。民工们从陕西省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泾河北岸开始,开凿出一条引泾水东注洛水的300余里的大渠。

        当工程正在浩浩荡荡进行时,秦国朝廷觉察不对劲,经过调查原来是秦国的疲秦之计,是韩桓惠王给秦国下的套,秦国宗室及大臣们上奏秦王嬴政,非要把韩国的郑国给咔嚓了不可。

        郑国做间谍很外行,修渠很内行,他可是韩国的一流的水利专家。他理直气壮地向秦王解释说:当初我是韩国派来间谍,可这水渠修成,韩国不过多活两年,秦国却能沃野千里,一统天下,建万世之功(《汉书·沟恤志》)。

        嬴政非常认同郑国,的确是这个理,郑国修渠的确利国利民利千秋。就释放了他,让官(修渠官员)照做,钱照花,渠照修。历经十年,大功告成,秦王感念其功,遂命名为郑国渠。郑国渠的作用也充分的体现了出来。

        

郑国渠为什么后来废了 郑国的结局又是什么

 

        3、郑国渠的作用第一、郑国渠对秦国的具体作用。

        郑国渠引清峪河、蚀峪河等之水入渠,又巧妙地连通了泾河和洛水。让所经河水,汇聚郑国渠。如此一来,关中平原形成密如蛛网的灌溉系统,灌溉农田四万多公顷。从此,关中再无旱田,就连河流下游的贫瘠土地也变成了沃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名曰‘郑国渠’”《史记·河渠书》)。

        郑国渠为秦国提供大量的粮食和物资,关中成为天下粮仓,人称“天府之国”、“八百里秦川”。秦国变得更加强大,为下一步灭六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郑国渠完工6年后,秦国灭韩,15年后六国全部被灭,秦统一天下。

        第二、郑国渠也是利韩的。

        郑国渠本来就是想拖垮秦国的,让秦国要么修成阑尾渠,要么大笔挥霍把秦国修穷。郑国渠宽度达15到25米之间,深度八九不离十米,加上北方天气较寒冷,土地干硬,又是在山岭间开凿,再加上途中需建水利工程设施等等,光开挖的土方量就多的不可估量,全部天然人力开沟挖土、开山凿石、分流拦截所经水流,建坝抬高水位……,所以修建难度和工程量之大不亚于万里长城,修建中所用人员多达几十几万人。关键是郑国修渠动机不纯,存在大量的浪费现象。不过,间谍事发后,郑国修渠就精打细算了。可尽管如此,秦国还是耗费很大的物力,人力,财力。根本无暇、无力顾及韩国,为韩国延命十几年。

        

郑国渠为什么后来废了 郑国的结局又是什么

 

        三、郑国渠对秦国民众的作用。

        国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郑国灌溉了良田万顷,还把盐碱地变成了沃土,在农田灌溉技术上,是一个伟大的创举。与此同时,修建该渠时,秦国由战争状态变成了生产状态。使秦国没有财力和精力修渠期间无力发动战争,人民稳定了生产,改善了生态环境和经济条件。避免了因为战争而妻离子散,身死疆场。

标题回顾:郑国渠为什么后来废了 郑国的结局又是什么
Copyright 2012-2019 www.dubaokan.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63272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免责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