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么多昏庸皇帝怎么还维持这么长时间

时间:2020-12-15 17:12:51 编辑:小读报刊 来源:网络整理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明朝的皇权不旁落除了有内阁和秉笔太监代为处理朝政,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就是监察百官的东西厂,让皇帝虽然不上朝,但是想知道的事,仍然会知道的清清楚楚。我们常在电视里看的是东厂迫害忠臣,太监弄权。这些人凭着皇威扩张自己的权力,但是太监的身份不同于掌权的大臣,就像电影里写的他们是皇帝的走狗一样,绳子一放就去咬人,再凶狠,皇帝的绳子一拉就得回来。比如太监刘瑾、魏忠贤,皇帝说办他们几十天的功夫就办完了。

        

明朝那么多昏庸皇帝怎么还维持这么长时间

 

        3、明朝的有为之君按照我们前面所说,明朝大权没有旁落是因为制度好,监督好,其实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明朝的皇帝,大多数还是有作为之君,但是最后败给了清朝,肯定史书上要明着暗着踩了,舆论上也要说说明朝多腐败了。

        首先就是说朱棣皇位来的不光彩,可以说是被清朝大大的利用了一番。其实对于老百姓来说,不管他皇位是怎么来的,作为一个皇帝还是相当不错的好皇帝了,内阁就是他创建的,还建立了厂卫制度,恢复了明太祖初期的锦衣卫,东厂、锦衣卫都是皇帝的特务组织。

        这是对皇权有利的事。朱棣在军事上开疆拓土,文化上命人编纂一部名著《永乐大典》,外交上更了不得了,著名的郑和下西洋是当时世界航海史上的为伟大壮举了。促进了当时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可以说现在我们国家领导人常说的与非洲人民有着深厚的友谊,从那个时候就可以算起来了。

        经过朱元璋、朱允炆、朱棣三朝的休养生息,明朝开始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

        继任者朱高炽在位时间比较短,但也不是没有作为,对当时的科举做了一些改革,招揽人才不再受限制,要不是在位时间不久,应是有一番作为。史书上说他为人仁厚,想来是真的。在继任者朱瞻基登基以后也是重用贤臣持续进行于民休息的国策。力行节俭,特别听仁宗的话,仁宗的陵墓三个月就建成了。在处理国家政务上,还留下了几句名言"省事不如省官""安民为福"等。这父子俩作风开明,做事也肯为百姓考虑,所以被史家赞扬为"仁宣之治"。

        其实到这就看出来了,明朝皇帝的基因还是不错的,做的都是利国利民的好皇帝。

        

明朝那么多昏庸皇帝怎么还维持这么长时间

 

        但是宣宗死的早,九岁的朱祁镇登基,年纪太小,太皇太后将政权交给了内阁,仁宗朝的元老们尚在,同心辅佐,共议朝政,国家整体还是良序发展。这个时期的宦官王振就多次擅权,由于太后和元老们尚在,王振还不敢嚣张。

        在这些人死后,王振开始肆无忌惮,给后面明朝的统治造成了不好的影响。英宗年纪小登基,一直仰仗太后和几位老臣辅佐,脑子没有练出来,还有点叛逆,被王振一怂恿就亲征了,结果被俘。这是明朝第一个不着调的皇帝。

        后来岱宗朱祁钰算是临危受命接了皇帝位,和大臣们力挽狂澜拯救了大明朝一次。

        明英宗对外无能,回来后抢弟弟的皇位却显现出了帝谋之才,估计是土木事变也让他有了改变。他死的时候废除了殉葬制,也算做了一件好事。

标题回顾:明朝那么多昏庸皇帝怎么还维持这么长时间
Copyright 2012-2019 www.dubaokan.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63272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免责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