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陵大盗为何逍遥法外?东陵盗宝案真想大揭秘

时间:2020-11-06 16:03:38 编辑:小读报刊 来源:网络整理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为了摆脱嫌疑,孙殿英向其顶头上司递交报告,详细记记载了东陵被盗前后十二军的换防调动,其核心内容是:应乡绅之请求,派部剿办盘踞马兰峪之悍匪,在一次剿匪战斗中,从马匪手中缴获两只大箱,并列报清单。这就回答了谭温江携带的珍宝来自哪里的问题——是从当地土匪手中缴获的。

  “东陵盗宝”沉寂了一段时间后,一个突发事件又让它再度被人们关注。

  在一艘开往青岛的轮船上,青岛警察厅抓捕了两位两名逃兵,从他们身上搜出三十六颗珍珠,还有国民革命军第十二军的标志。一名叫张歧厚的逃兵招供参与了盗陵。

  原来,张歧厚自供说,他在十二军军部当随从兵,军长孙建英军。军长下令教工兵营用地雷将西太后和乾隆帝的二坟炸开。军长的人把门,团、旅、营长们下去拿东西,别人不得进去。第二天天明以后他偷偷进去,在坟里捡了三十六颗珠子,到了天津卖了一千二百元钱。有了此巨款他便打算回原籍去,于是做了逃避。

东陵大盗为何逍遥法外?东陵盗宝案真想大揭秘

  张歧厚的供词是唯一明确牵涉孙殿英的重要证据。1928年11月,蒋冯阎桂四大集团军首脑都派出自己的代表组成高等军法会来审此案,审判长为商震。商震受任后马上下令缉拿正犯归案。但是孙殿英仍不在缉拿范围。

  如此重大的案件,在高等军法会宣布成立后,却很长时间都没有下文。1929年4月底,也就是东陵被盗将近一年后才开始预审,并且一直未对外公布。而经过一个半月的秘密审理后,高等军法会在6月即宣布预审终结,预审判决草案的结论为:“东陵盗案系遵化驻军勾结守陵满员,盗墓分赃。

  细究这一结论,虽然张歧厚供出了孙殿英,但法庭似乎并没有根据此口供而采信。而“遵化驻军”究竟指的是哪支部队?幕后主使究竟是谭温江还是孙殿英?判决草案也没有明确指出。

  所有的疑问都需要进一步解答,按照程序,高等军法会将预审判决草案的全部卷宗,呈交南京国民政府,静候最高当局的复核、宣判和执行。但是案件上报后,再次石沉大海一直不见批复。

东陵大盗为何逍遥法外?东陵盗宝案真想大揭秘

  1930年4月,中原大战爆发,“东陵盗宝”案随即被遗忘。而孙建英也从狼狈不堪的处境中逃离出来,在战争中投靠了冯玉祥和阎锡山集团。

  从此,“东陵盗宝”案不了了之,成为民国历史上最大的悬案之一。

标题回顾:东陵大盗为何逍遥法外?东陵盗宝案真想大揭秘
Copyright 2012-2019 www.dubaokan.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63272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免责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