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出海的船队之间,是怎么交流的 郑和的船队是如何航行的

时间:2020-11-06 15:45:15 编辑:小读报刊 来源:网络整理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郑和下西洋已经是15世纪了,人类已经有了一套在大海上行之有效的导航方法。

  1、地理帆海技能我国很早就可以经过观测日月星辰测定方位和船只飞行的方位。郑和船队现已把帆海地理定位与导航罗盘的使用结合起来,提高了测定船位和航向的准确度,人们称“牵星术”。用“牵星板”观测定位的办法,经过测定天的高度,来判断船只方位、方向、断定航线.。这项技能代表了那个年代地理导航的世界先进水平。

  2、地文帆海技能郑和下西洋的地文帆海技能,是以海洋科学知识和帆海图为根据,运用了帆海罗盘、计程仪、测深仪等帆海仪器,依照海图、针路簿记载来确保船只的飞行道路。飞行时断定飞行的线路,叫作针路,罗盘的差错,不超越2.5度。

  3、《郑和帆海图》《郑和帆海图》得以传世,幸亏明代晚期作者茅元仪收录在《武备志》中。原图呈一字形长卷,收入《武备志》时改为书本式,自右而左,有图20页,共40幅,最终附“过洋牵星图”二幅。海图中记载了530多个地名,其间外域地名有300个,最远的东非海岸有16个。标出了城市、岛屿、帆海标志、滩、礁、山脉和航路等。其间清晰标明南沙群岛(万生石塘屿)、西沙群岛(石塘)、中沙群岛(石星石塘),1947年民国政府内政部以郑和等命名南海诸岛礁,留念这位巨大的帆海家。

明朝出海的船队之间,是怎么交流的?

  1、郑和下西洋的船队

  600多年前,二百余艘舰船、两万七千八百余人组成的一支庞大远洋船队,从刘家港起锚驶入茫茫大海。中国踏上了了解世界的路途,世界也就此认识了一个全面的中国。南京郑和纪念馆坐落在江苏省南京市中心原郑和府邸花园(今郑和公园)内的东南隅,为一组以两层楼的展览厅为主体、附设学术讨论馆与六角亭的仿明代式样的建筑群。馆内《郑和下西洋文物资料展览》,分序厅与三个展室。展品除实物外,尚有模型、图表、照片、文献等170余件,囊括目前国内已经发现的有关文物和遗迹。该馆于1985年7月11日(郑和首航纪念日)正式对外开放。

  郑和下西洋的时代,是1405年至1433年,总共有七次。七下西洋,船队经过南海和马六甲海峡,向西泛舟跨过印度洋,直达波斯湾、亚丁湾和东非沿岸,浩浩荡荡地在西洋上劈波斩浪。它所开创的“海上丝路”,绵延至今。

  《明史》记载,郑和船队有两万七千八百余人,船只二百余艘。船队的主体船分为宝船、马船、粮船、战船、座船等五种,船队还有其他辅助船,比如“水船”等。船只“体势巍然、巨无与敌,蓬船锚舵、非二三百人莫能举。郑和船队七下西洋,每次航行所需的人员和装备数量不一,但大体维持在人数2万以上,舰船100~200艘。以第一次下西洋的舰队为例,共有各型舰船208艘,其中有大型宝船62艘。船队共有官兵27800余人,其中大多是从直隶和南京的卫所抽调而来。

  美国海洋历史学家路易斯�6�1瓦塞斯在《中国称雄海洋的时代》一书中评价:“郑和七次远航印度洋的帝国舰队是世界海洋历史上一支举世无双的舰队。这支舰队完全是按照海上巡航和作战需求精心编组的,堪称是一支实力雄厚、装备精良的海上劲旅。”

明朝出海的船队之间,是怎么交流的?

  2、船队之间如何联系

  郑和七下西洋的船队十分庞大,船与船之间需要联络,但是当时还没有电讯方式,那它们怎么联系?

  一支大型船队海上活动的交流通讯依靠什么?据郑和纪念馆展示文字介绍,如此庞大的海上舰队,通讯手段是必不可少的,喊话是最常见的通讯手段,还采用锣鼓、旗语、悬挂灯笼等方式传递信息,所谓“昼行认旗帜,夜行认灯笼”。以此保证旗舰对各船的指挥以及各船之间的联络,调动指挥各船之间的先后顺序、航速、航向、前进后退、升落帆蓬、起锚抛泊,以保持船距、避免碰撞,还能通报风向风力、测天观星等结果。

标题回顾:明朝出海的船队之间,是怎么交流的 郑和的船队是如何航行的
Copyright 2012-2019 www.dubaokan.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63272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免责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