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熙三十八年,淮阳水灾,康熙下诏南巡,到达境内后吩咐官员开仓放粮,康熙所到之处,军民夹道欢迎。次日祭明孝陵,见明孝陵残垣断壁、墙壁倾倒,回来后下旨阿兰泰、张立书负责修缮,并赐御书“治隆唐宋”四个大字。康熙这一举动受到省文武官员以及南京百姓的拥护,立碑时,前去观看的百姓人海如潮。
康熙四十二年,第四次南巡,康熙派遣大学士马齐祭明孝陵。
康熙四十四年,第五次南巡,率文武百官同行祭陵,这也是康熙最后一次祭明孝陵。
就这样,康熙帝六次祭拜朱元璋陵墓,而且在墓前下拜,这一跪是表示了对朱元璋非常的尊重,而且也是对他能力的一种认可同时也代表着自己对明朝的承认和同等的尊重,同时还能将汉族百姓们的心中存在的芥蒂打消,从而将当时满汉矛盾要进一步缓解,稳定了满清政局。于此同时也是经南方汉族的各大阶层都拉拢过来,他这样做也是因为政治需要,为了更好的维护政权,最后当然也是为了达到皇权统治的传承性和合法性需要。
这一拜,也表示对历史传承的尊重,并且用自己的行动来表达大清朝也是顺应天意的发展,接了明朝统治的事实依据,且将这种现象诏告天下,满清的皇权是由明朝历史传承下来的,这样不仅仅可以稳固民心,而且还能将皇权稳固。
这一拜,也被后世传为佳话,成为康熙帝治世的一大亮点,表达了民族融合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