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关羽的成绩、能力不如岳飞,但他身上的“忠义”品质,却让满清统治者很看重,满清统治者通过大力宣扬和神话关羽,不断的给他追谥,将关羽放到“武圣”的位置,也主要是希望满清大臣、百姓都向关羽学习,具备忠君的品质,服从满清的统治,忠于满清,所以满清统治者一直苦心孤诣的拔高关羽。
三、满清是女真人创造的一个政权,他们一直生活在关外,对汉人文化不太了解,所以对岳飞的了解不够深刻,反而由于受《三国演义》这部小说的影响,他们对关羽比较熟悉,而且关羽在民间的威望也很高,所以满清就想通过神话关羽,从而提高汉人百姓对他们的好感和认同度,以及对汉人百姓起到一种正向的引导作用,使汉人百姓从心中接受和主动维护满清统治。
3、后世对关羽的纪念各朝皇帝都以关羽为忠义的化身成为教育忠君爱国信念的材料。
清朝雍正三年(1725年),朝廷颁令,以关帝庙为武庙,并入祀典,文武百官、各省县百姓按祭孔之太牢祭仪进行春秋两祀。从此,关羽成为国家祭祀的主神,达到了与文圣孔子并驾齐驱的地位。
民间信仰
民间所供奉的“关公”又被台湾信徒称为“恩主”,即救世主的意思。在东南亚地区,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菲律宾等国家,甚至美国、英国的华人区域,关公的信仰也都相当盛行,华侨在国外从商者很多,因此对于作为武财神的关公也多加崇祀。
文化信仰
道教将关羽奉为“关圣帝君”,即人们常说的“关帝”,为道教的护法四帅之一。
释教对关云长的信仰只是限于供奉,并无祈祷、赞颂以及供奉仪轨,而在藏传佛教中,有多位大师著有供赞仪轨,如章嘉大师、土观大师以及这世大宝法王、亚青寺阿秋仁波切等。多识仁波切也曾著有关云长简略供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