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堂左侧南厅,是御医办公厅 堂,右侧为北厅。后为先医庙,供奉伏羲、神农、黄帝的塑像,有康熙帝御书“永济群生”匾。先医庙里有铜人像,庙外有药王庙,庙连接大堂的是二堂、三堂。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辛丑条约》后,东交民巷被划为外国驻华使领馆区。翌年,太医院迁到新建衙署,在今地安门东大街113号院,大堂东西3间,进深3间,现基本保存。
东院为药房。今前院有28户居民,后院为五中分校使用。太医院在宫内上驷院北设有待诊、休息的处所,旧称“他坦”,又作 “塌潭”,为满语音译,汉意是“住屋、住所”。岁月流逝,现已无存。明清的太医院,兼具卫生部、总医院、医学院和保健局四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