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四处征伐的同时,松赞干布决定将吐蕃的首都迁都到逻些,也就是现在的拉萨。理由是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交通也相对便利。
公元631年,松赞干布正式迁都于此,随然后开始在逻些的红山上大建宫室,一向仰慕唐文化的松赞干布渴望在这里建造一座恢弘如大明宫一样的宫殿,以彰显吐蕃王朝的富足强大。
这座宫殿,就是红山宫。红山宫规模宏大,气势恢弘,当时修建的宫殿有999间,加山上修行室共1000间。
所以说,“布达拉宫”的雏形,跟两位公主完全没有任何关系,公元842年,吐蕃王朝崩溃后,西藏出现了席卷全境的属民大暴动,红山宫也没有幸免于难。
此后数百年,藏地政治中心不断迁移,先是后藏萨迦派崛起(元朝),而后帕木竹巴政权在前藏乃东称雄(明朝),紧接着仁蚌巴、藏巴汗政权又在后藏立威。
红山宫的建筑就在战火中逐渐颓败,仅留下了法王洞和帕巴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