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微观粒子的动能,相信大家都比较熟悉了,简单地讲就是,一个物体的温度高低是由其内部微观粒子热运动的激烈程度来决定,也就是说,一个物体内部微观粒子的平均动能越高,这个物体的温度就越高。
当陨石撞上地球时,一部分动能会以冲击波的方式得到释放,其他的则在随后的形变过程中转化为撞击区域中所有物质的内能(包括陨石自身以及地球表面上被撞击区域的物质),使其内部微观粒子的动能和势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微观粒子的动能的提高,就相当于物质温度的提高,而当动能转化完毕后,在强大斥力的作用下,微观粒子的势能又会转化为微观粒子的动能,这无疑会进一步提升物质的温度。上述的过程表现在宏观层面上,就是,这颗砸在地球上的陨石在极短的时间内释放出了大量的能量,同时又产生了炽热的高温,换句话来讲,就是这颗陨石像核弹一样爆炸了。
顺便讲一下,不少人都认为陨石在坠落过程中的“燃烧”,是因为其自身与空气的摩擦而产生的热能导致的,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实际上的情况是,高速运动的陨石会剧烈地压缩前方的空气,从而导致陨石温度的迅速升高。
其实这也是一个动能转化成内能的现象,对于一些结构较为松散的陨石而言,在坠落过程中,当其内能累积到自身结构无法承受的程度时,就发会生凌空爆炸,在2013年2月15日拍摄到的“车里雅宾斯克陨石”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