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服骑射后的赵国实力 胡服骑射对赵国有多大影响

时间:2020-06-12 14:16:01 编辑:小读报刊 来源:网络整理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3、为何赵国还是被灭国了赵武灵王在赵国推行的“胡服骑射”,按照杨宽先生在《战国史》中的说法,就是:“命令军队采用胡人服饰,改穿短装,束皮带,用带钩,戴着插有貂尾或鸟羽的武冠,穿皮靴,藉由发展骑兵,训练马上射箭的作战技术。” 由于实行胡服骑射,赵国建立起以骑兵为主体的一支军队,它在战争中的作用即刻显示出威力来。除了消灭中山国,胡服骑射后的赵国还“攘地北至燕、代”。向西边林胡、楼烦用兵,到达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市)。在此基础上,赵国成为山东六国唯一能单独抗衡秦国的诸侯国。

  不过,在长平之战中,赵国还是败给了秦国。诚然,赵国在长平之战中输给秦国,原因显然是多方面的,比如白起和赵括这两位将领的差距等。但是,不得不说的是,过于偏重军事的“胡服骑射”,对上全面的“商鞅变法”,显然是存在较大差距的。对于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来说,确实增强了赵军的战斗力,并涌现出赵奢、廉颇、赵括、李牧等多位大将。不过,仅仅局限于军事方面,显然不能全面增强赵国的国力。与此相对应的是,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

  根据《战国策》、《左传》、《史记》等史料的记载,商鞅自卫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一样的度量标准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策略。对此,秦孝公任用商鞅为左庶长,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为主要内容的变法。由此,对于商鞅变法来说,是战国时期最全面的一场变法,除了军事方面的奖励战斗,比如军功授爵等内容,商鞅变法还废井田、重农桑,这促使秦国的经济得到增强,为秦国对外作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相对于胡服骑射后,商鞅变法还包含了实行一样的度量标准和建立县制等内容,比如郡县制的推行,增强了秦国的动员能力和管理效率。并且,商鞅还在秦国颁布实行魏国李悝的《法经》,并对秦国的贵族进行削弱和限制。凡此种种,让秦国在整体实力上领先于赵国等山东六国。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因为胡服骑射过于片面,没有全面增强赵国的国力。因此,在长平之战中,赵国缺粮所以无法长期坚持下去,只能派遣赵括去速战速决。而就秦国来说,受益于商鞅变法,在粮草供应商优于赵国,得以占据上风。总的来说,“胡服骑射”后,赵国实力大增,这只是相对于魏国、韩国、齐国、燕国、楚国,其仍然和秦国存在明显的差距。

标题回顾:胡服骑射后的赵国实力 胡服骑射对赵国有多大影响
Copyright 2012-2019 www.dubaokan.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63272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免责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