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达哲称,火星探测对于中国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现在美国能够做到在火星上着陆和巡视,俄罗斯能够做到着陆,而中国国家航天局所制定的计划是要能够实现火星探测一步到位的计划(探测和着陆的巡视)。“这是一个很大的跨越。这样可以研究火星的土壤、环境、大气,以及我们关注的水。因为研究这些还是要研究人类自己、生命的起源、地球所处的环境,火星在很多方面跟我们比较相近,它有一定的大气,但和月球又不太一样,这也是中国迈入深空探测真正意义。”他还表示,尽管中国的飞行器已经进入了深空,但是在深空进行探测还需要火星探测任务来完成实现。
而就在前几天,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和火星计划总设计师吴伟仁罕见地接受了BBC的采访。他在采访中表示:“按照原来规划,我们要实现的近期目标就是绕月探测,落月,然后采样返回。长期目标就是实现载人登月,或在月球上长期驻留,或者建立月球科研站。”
吴伟仁所说的就是中国探月三步走的计划,这个计划可以用“绕、落、回”三个字分别概括探月的三个阶段。其中“绕”指的是在2007年之前发射一颗重约2吨的月球卫星,绕月工作一年,获取一些科学数据,包括拍摄月球表面的三维图像,分析月球表面元素的资源含量和分布,探测月球表面土壤厚度以及监测地月空间环境。“落”是指在2010年之前实现月球软着陆,先发射一个月球车在月球表面巡视勘测,这个月球车相当于一个月球机器人(17.120,0.07,0.41%)。而“回”主要是指2020年之前采集月球表面的一些样本返回地球。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在今年初的探月工程汇报中指出:“这个探月计划并不将人送上月球,在第二和第三阶段都是由机器人来完成工作。”
除了月球基地外,吴伟仁透露,中国想登陆探索较少的月球背面。不过,不知道这一探索是否与采矿活动有关—为了利用月球上铀、钛和矿石的矿脉。此前,该机构曾阐述过月球氦-3对于其未来太空计划的重要性,这一放射性同位素在月球背面的含量可能非常丰富。吴伟仁表示:“在那里登陆非常具有挑战性,但是,根据研究,由于缺少光照,那里可能有水或者冰。”
在提到中国的火星计划时,吴伟仁表示:“美国、欧洲都已经向火星发射了探测器,印度也去了火星探测,我们本来可以更早进行火星探测,但是国家一直到现在才终于批准了该项目。我们将进入火星轨道、登陆火星并部署一辆火星车——所有这些都在一次任务中完成。”
我们要知道在我们宇宙当中的每个星球的,每个地方的重力跟引力是不一样的,曾经我们地球上有人类成功登上过月球,在外星球探索我们一定要是轻手轻脚的,因为当你不小心一个脚踏重了就去有可能弹射出了挑战我们地球上高楼层的高度,如果当你想要重新回到地球的话,这其中你的推动力必须要比刚送你上外太空火箭起飞的那种速度还要再高三倍的动力方可回到地球上,其中科学家就因为这点就一直拖延的找寻方法,毕竟我们要知道,如果到时有去无回的话就对我们大家都是一件好事的。
后来科学家就做出结论说其实不一定非要让人类上去探索,还可以造出火箭将探测器放在里面发射到外太空去探索,但是后来又被一道难题卡住了,就是因为我们的地球离那个火箭的距离相对是较远的,其中如果将来真的把人类送上了火星,那需要的燃料也是需要十分的多的,并且这种燃料还只能是在地球上提供上才方能再回到地球上,所以在这点就已经是给科学家出了一道难题了,将火箭发射到火星都有点困难了,更别说是火箭里面还载着人,负荷的压力还更大更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