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开似是而非课 这是什么神秘的课程

时间:2019-10-19 15:48:31 编辑:小读报刊 来源:网络整理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科学的谬误应该终结在大学校园里,我们的学生未来走上社会时,不仅应该具备用科学和逻辑的眼光分辨身边世界的能力,也应该对这个世界产生更积极的影响,而不是仍然带着对科学谬误的深深认同。”楼红卫说,这也是他和许多同事的共同想法。

  这门课程的接受度如何?

  据悉,仅四堂课,“似是而非”就在复旦火了。每到周二18:30,“似是而非”的开课教室H3409“一座难求”,站着听课的学生每周都有。第一轮选课过程中,在课程容量为258人的情况下,“似是而非”选课人数超过1000人。

  不过也有退课的同学表示:“课程形式有点像讲座,内容不能深入,对我批判性思维的帮助不大。”

  如何避免“似是而非”成为一门“水课”,也成了值得研究的话题。

  为此,楼红卫强调了课程论文的重要性。本学期,该课程采取“课程论文60%+平时表现20%+参与课内外研讨情况20%”的考核方式。论文写作是重头戏。这门仅有两个学分的课程,将安排三位常规助教和十几位来自不同专业的研究生组成助教组。助教组的工作主要是帮助学生写出合格的课程论文。

  “希望课程本身的架构能够变得更加合理,内容更加完善,教师队伍更完整。未来,希望有更多的学校开设类似的课程。”这是楼红卫的期待。

标题回顾:复旦开似是而非课 这是什么神秘的课程
Copyright 2012-2019 www.dubaokan.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63272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免责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