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开似是而非课 这是什么神秘的课程

时间:2019-10-19 15:48:31 编辑:小读报刊 来源:网络整理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似是而非是一个成语,指好像是对的,实际上不对。即事物似真而实假,或似正确而实错。最近复旦大学就开设了一门叫作“似是而非”的课程,是不是听起来感觉一头雾水。不过这个课程在开设后却很快收到了同学们的欢迎,每堂课都爆满。那么这门课究竟为同学们上的是什么内容呢?

复旦开似是而非课,复旦大学似是而非课,似是而非课

  据报道,“似是而非”是复旦大学今年新学期开设的一门新通识课程。由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楼红卫组织开设、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卢大儒命名。

  它集结了文、理、工、医不同学科12位教授,准备了17个专题,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对伪科学的辨识能力”为教学目的,本学期开设其中的14讲。

  简言之,这是一门向学生阐述什么是“伪科学”的课程。由不同学科的老师从各自专业领域出发,讲述有关“伪科学”的事例。

  “似是而非”部分课程内容

  根据课程表安排,计算机系陈翌佳讲授“比特币——技术革新还是庞氏骗局”,物理系盛卫东讲授“电磁辐射与电离辐射:手机辐射有危害吗”,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郭永秉讲授“汉字是象形文字吗”……课程组织开设者楼红卫自己则讲授“用简单数学发现谬误”。

  这门课都讲了啥?

  在《似是而非》第一节课“用数学发现谬误”上,楼红卫提出一个疑问:某防火用具推销员说“家里发生火灾时,不能往卫生间跑,因为统计表明,火灾时,死在卫生间的人数最多”这个说法对不对呢?

  第一节课“用数学发现谬误”

  楼红卫说,“对与不对”,不在于论据的对错,而是在于从论据“死在卫生间的人数最多”到论点“不能往卫生间跑”的推理逻辑谬误:不论火灾时死在卫生间的人数是不是最多,都无法推断火灾时是不是应该往卫生间跑。

  他同时指出,“这种逻辑上的错误广泛存在于大量统计数据和新闻报道之中。它们站不住脚,经不起争论,却让人印象深刻并难以抗拒。”楼红卫希望,这门课能够纠正不同学科里这样令人印象深刻的偏见,提供一些思考方式。

  而一周后,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孙兴文则以“‘改变’世界的分子”为题,从截然不同的角度阐述“思辨”。

复旦开似是而非课,复旦大学似是而非课,似是而非课

  为何要推出这门课?

  纠正偏见,提供思考,或许正是楼红卫开设这门课的初衷。楼红卫表示:“太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对于一些常识性的东西,时常会有错误的认知,缺乏必要的判断能力,尤其是当他们面对本专业之外的一些争议时。”

  开设“似是而非”课的灵感来自于几位老师偶然在朋友圈看到了题为《美国大学开了一门课,名字叫“抵制狗屁”》的文章,发现这门课与大家之前的想法不谋而合,当即起意开设一门复旦版“抵制狗屁”课程。

  不过,楼红卫坦言,复旦的这一课程并非美国翻版。美国华盛顿大学“抵制大数据时代狗屁课程”(CallingBullshitIntheAgeofBigData)由信息学和生物学两名老师贯穿始终,老师试图从逻辑和传播渠道的角度揭开伪科学如何产生与传播,介绍“狗屁”的类型、常见的分辨方法、孕育“狗屁”的生态系统等。

  而“似是而非”则集结了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管理学、计算机科学、医学、文学、哲学、政治学、历史学在内的众多学科骨干教师,讲课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元,意图普及思维和纠正偏见。

标题回顾:复旦开似是而非课 这是什么神秘的课程
Copyright 2012-2019 www.dubaokan.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63272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免责申明